《全唐诗》

作品数:1589被引量:113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尚君王赛时宋雪雁莫砺锋吴礼权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人李世民:英明君主文学的多面展现
《文史知识》2025年第1期38-48,共11页陈尚君 
唐太宗是大唐王朝的开创者之一,他在位时期政通民和,世称贞观之治。三十多年前我参与合作编纂《全唐五代诗》,初作几种样稿中就有唐太宗诗两卷,由我执笔,稿成而承佟培基教授告,康熙间在扬州开修《全唐诗》,呈交样稿中也有太宗诗。相距...
关键词:《全唐诗》 李世民 大唐王朝 唐太宗 贞观之治 唐五代诗 巧合 开创者 
旧题新作——欧阳修的白兔诗
《文史知识》2024年第10期30-32,共3页张若菲 
古人以兔入诗可见于《诗经》,如《王风・兔爱》的“有兔爱爰爱,雉离于罗”、《小雅・巧言》的“跃跃髡兔,遇犬获之”。据统计,仅《全唐诗》中提及“兔”的就有三〇五首,《全宋词》中则有一七六首。关于月官玉兔的传说,起源很早,到唐宋时...
关键词:《全唐诗》 《全宋词》 欧阳修 小雅 《诗经》 月宫 李白 白兔 
据《全唐诗》中的注音解释唐诗中几个字词的字义词义(下)
《文史知识》2023年第10期118-122,共5页孙玉文 
五“乐”注“音洛”卷四一九元《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全唐诗》“乐”下原注:“音洛。”宋蜀刻本《新刊元微之文集》卷六,“乐”下注“音洛”,《元氏长庆集》卷二四注同。
关键词:《全唐诗》 新题乐府 胡乐 宋蜀刻本 唐诗 《元氏长庆集》 
据《全唐诗》中的注音解释唐诗中几个字词的字义词义(上)
《文史知识》2023年第9期120-123,共4页孙玉文 
古代诗文作者为了使读者准确地理解他们的作品,有时候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夹注一些字音,这些被注音的字,除了极为生僻的字,往往是有区别字义的异读字。古人注异读字,是希望读者通过这些注音理解他们的原文,不要误会了诗文上下文的字义、词...
关键词:异读字 《全唐诗》 古代诗文 字义 字音 注音 上) 湛方生 
《全唐诗》西施对王轩诗的由来
《文史知识》2022年第7期123-128,共6页陈侃章 
所谓《全唐诗》,顾名思义,所收的对象是唐朝(含五代)诗人所写的诗作,然而该书卷八六六却收录了西施与王轩唱和诗六首,实录如下:西施《谢王轩》:妾自吴宫还越国,素衣千载无人识。当时心比金石坚,今日为君坚不得。附:王轩《题西施石诗》:...
关键词:《全唐诗》 浣纱 王轩 唱和诗 西施 六六 
唐代的夫妻诗人
《文史知识》2019年第11期62-71,共10页陈尚君 
几年前写过一本小书《唐女诗人甄辨》(海豚出版社,2014),将《全唐诗》内外可知的唐代女性诗人大体理清了。如果有朋友进一步追问,唐代夫妻有诗存世者有多少?一时不免语塞。今日实行一夫一妻,古代可不同。那么,将妾也算,有多少?估计不足...
关键词:《全唐诗》 女诗人 一夫一妻 夫妻诗人 唐代女性 故事 
宋代春端帖考源
《文史知识》2019年第6期16-23,共8页张晓红 
宋代宫廷于立春、端午节会用到一种叫作帖(贴)子词的诗,因主要用于立春、端午二节,故称立春(端午)帖子词,简称春(端)帖。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将其确定为一种诗体并定义为'宫中黏贴之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68页)。帖子...
关键词:帖子词 学士院 元丰改制 春帖子 《全唐诗》 立春日 皇后阁端午帖子 翰林御书院 
崔致远的诗歌
《文史知识》2018年第11期21-28,共8页陈尚君 
崔致远是韩国文学家,也是唐时来华外国人中文学成就很高的一位。《全唐诗》没有收他的诗歌。《全唐诗逸》卷中据日本大江维时编选《千载佳句》收其诗一首又残诗七联,知其诗五代中期已大量传入日本。近代高丽刊本《桂苑笔耕集》二十卷...
关键词:崔致远 诗歌 《全唐诗》 《桂苑笔耕集》 《千载佳句》 《四部丛刊》 文学成就 文学家 
张志和《渔歌》的流风馀韵被引量:2
《文史知识》2018年第6期39-45,共7页陈尚君 
张志和《渔歌》五首产生于中唐前期,经过两位大名家颜真卿和李德裕的先后推介,很快即为全国所知,且传播到东瀛,形成许多追和的作品。《全唐诗》失收的相关作品,就超过五十首,有必要给以介绍。
关键词:《渔歌》 张志和 《全唐诗》  唐前期 李德裕 颜真卿 作品 
从《全唐诗》看唐代驿传制度
《文史知识》2017年第6期65-72,共8页王云庆 郭熠程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以“传命”为主旨,融通信、交通、馆舍三位于一体的命令上传下达机制,它伴随着国家政治及交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完善。
关键词:驿传制度 《全唐诗》 唐代 国家政治 交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