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春》

作品数:108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巫小黎李枫孙静文富瑶郭小红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从《十八春》解读张爱玲小说的悲剧美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年第5期49-52,共4页阮素芳 
张爱玲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她作品中的亲近而又悠远的故事情节长久地征服着广大读者的心。本文就以《十八春》为例,从男权笼罩下的女性生存环境、同性相残的女性、缓释个性压抑的悲剧美等几个角度,分析张爱玲对现代女性命运的深刻透视。
关键词:悲剧 男权 女性 
新声旧韵总幽独——论张爱玲《十八春》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年第8期38-42,共5页施永秀 
张爱玲解放后创作的长篇小说《十八春》是她唯一的通俗言情传奇,又是她平淡文风的第一个标示,文本出现了流行的政治话语。文本的多种新质意味着作家在艺术上对自我的调整、改变以及面临新时代的困境与支绌。
关键词:通俗 平淡文风 政治话语 艺术调整 支绌 
身份认同与女性悲剧——论《十八春》中的现代与非现代倾向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年第8期43-45,共3页王冰冰 傅宗洪 
关键词:十八春 女性悲剧 叔惠 顾曼 社会悲剧 时代女性 王德威 悲剧意味 性格特征 两难处境 
“在路上”的女人们——评《十八春》中的三个女性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5年第10期74-76,共3页杨丽萍 
张爱玲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十八春》表现的女性世界同四十年代相比依旧凡俗化,繁复化,依旧在写她们爱情和婚姻的悲欢离合。但不同的是,这些女性身上沉淀了时代的印记和作者沉静后深刻的思考,故事也变得深沉,滞重,减少了绚烂的轻,...
关键词:十八春 在路上 女性世界 三个女人 四十年代 关于女人 五十年代 顾曼 世钧 《金锁记》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张爱玲小说《十八春》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5年第7期50-53,共4页王雯 
关键词:十八春 张爱玲小说 叔惠 世钧 半生缘 一个女人 人生悲剧 人有悲欢离合 《金锁记》 沉香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