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意味

作品数:249被引量:15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赵凯袁瑾陈文新袁丽红陈寿琴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安徽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众云托月,一“丸”入心
《十几岁》2024年第23期25-25,共1页冯澜 
周琦景同学从冯骥才先生的《弹弓杨》出发,追溯一个市井奇人的一生。作者用纷繁复杂的历史作为故事背景层层烘托: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武卫军的覆灭、晚清政府的腐朽,把小人物设置在宏大的历史现场中,既体现“弹弓杨”的正义坚守、爱国丹...
关键词:悲剧意味 冯骥才 晚清政府 小人物 市井奇人 义和团运动 故事背景 弹弓 
黄周星《唐诗快》的综合向度与悲剧意味
《中国诗歌研究》2024年第1期224-235,共12页郭苏夏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唐诗选本整理与研究”(16ZDA174)的阶段性成果
《唐诗快》是明末遗民黄周星编撰的唐诗选本,其《唐诗快自序》提出“初盛中晚之分犹之乎春夏秋冬之序”,解构了“诗必盛唐”这一经典命题,反映了清人破除七子固见、扩充艺术资源的共识,也包含着他对“破”“立”本身的反思。此书还在性...
关键词:黄周星 《唐诗快》 清初诗学 唐诗选本 性灵诗学 
“立人”的“出悌”切入与多维验证:重读《弟兄》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3年第3期22-31,共10页朱崇科 
1925年11月3日、6日,鲁迅分别完成了其《彷徨》集子中的末两篇小说《弟兄》和《离婚》,而这两篇的主题都有痛苦情感(亲情、婚恋)的积淀与悲剧意味,当然也可能在作者的主体介入中掺入了预设成分,让人感觉到新旧元素结合的社会语境下传统...
关键词:《彷徨》 《弟兄》 《一件小事》 李长之 《呐喊》 鲁迅研究 《离婚》 悲剧意味 
谈谈《史记》中的三类悲情人物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2022年第4期23-24,共2页王媛媛 
《史记》是一部富有悲剧意味的作品,主要以描写人物来记载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三类具有悲情意味的人物形象,集中体现了他的悲剧情怀与独特的审美意识。司马迁继承父志,以史官之笔撰写《史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在...
关键词:主观色彩 悲剧意味 《史记》 人物形象 审美意识 史官 描写人物 悲情意味 
论《山河故人》中的悲剧意味
《环球首映》2022年第1期5-7,共3页胡蒽露 
《山河故人》中的悲剧意味是令人动容的。电影的“悲剧意味”既与贾樟柯的生平经历、他对陈凯歌等导演的经验吸收有关,也来自他对个体、富有悲剧意味的生命经验的把握。具体言之,影片中的悲剧意味,在结尾处女主角“雪中独舞”这一场景,...
关键词:《山河故人》 悲剧意味 “失根”困惑 “寻根”困境 雪中独舞 
《乌海》中“围城”隐喻与城市“奇观”的符码建构
《电影评介》2022年第1期32-35,共4页马小懿 
《乌海》是内蒙古鄂尔多斯籍导演周子阳的第二部作品。沉寂4年,导演周子阳携《乌海》而归,影片无论是情节构思还是镜头画面,都能捕捉到与其处女作《老兽》异曲同工的元素。两部作品同样以转型中的内蒙小城为背景,聚焦金钱危局下人性的弱...
关键词:镜头画面 一语双关 人性的弱点 悲剧意味 内蒙古鄂尔多斯 情节构思 戏剧性冲突 乌海 
浅析《倾城之恋》的悲剧意味及由来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1年第12期18-20,共3页孙霁月 
张爱玲的文字华美而冷寂,其小说也多以悲剧收尾,给人一种美丽、苍凉的感觉。父母的离异、家族的衰败都给她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她从父母家族人的身上,看到了旧式婚姻的悲哀。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大都不是追求自身价值的强者,她...
关键词:《倾城之恋》 悲剧意味 传宗接代 张爱玲 
总是误会痛人心——《红楼梦》的误会情节与悲剧意味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第36期17-18,共2页李平贵 赵小峰 
《红楼梦》这部著作之所以成为公认的"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是因为它对封建社会中人情世故的描写有很多生动与独到之处。无论是礼仪、社交、婚嫁乃至殡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的意识形态,有着很高的参考研究价值。以人际...
关键词:红楼梦 阅读 误会 
刘备,圣主仁君的悲剧——驳“刘备虚伪”论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年第10期65-67,共3页李庆华 
“刘备虚伪”的论断历来有之。一则印象批评鼓励思辨,事件分析支持个见,两者结合易催生怪论;二则个案分析,不注重形势变化,不从整本书意蕴入手,易走偏锋。若从元阅读理念解读,结合三国意蕴分析,刘备不是虚伪是成熟,是深谋远虑、忠义无双...
关键词:刘备虚伪 三国意蕴 小说形象 印象批评 悲剧意味 
香港电影《投名状》中的悲剧意味分析被引量:6
《汉字文化》2020年第19期110-111,共2页冯鑫 
《投名状》既表现了兄弟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也深刻渲染了清末战争时期的社会悲剧,其不失为一部反映社会现实,折射人性悲剧的史诗。《投名状》运用的新历史主义创作手法,凸显了基于历史背景上的艺术现实,给读者一种宏观角度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爱情 悲剧 兄弟 情谊 人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