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

作品数:369被引量:25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宋剑华贾珍霞强月霞朱崇科杨联芬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聊城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离婚》的“家庭”意象分析
《今古文创》2024年第39期16-18,共3页邱路悦 
《离婚》历来被视为老舍幽默风格成熟的标志性作品,但对于它的研究并不充分。《离婚》以北平城中几个家庭的琐事为主要内容,以几对夫妇想离婚却未离为主线,揭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市民的文化心理及文化传统。通过对《离婚》中“家庭”...
关键词:老舍 《离婚》 家庭 意象 
中国性、地域性与“听读”的博弈——方言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当下性”
《长江文艺》2024年第15期135-137,共3页房子兮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方言写作”现象不可忽视。从早期韩邦庆用吴语写《海上花列传》、鲁迅用绍兴方言写《离婚》,到后来林斤澜以温州方言写《矮凳桥风情》、金宇澄用沪语写《繁花》,方言写作未曾断绝,并随着《繁花》影视剧改编进一步...
关键词:《海上花列传》 当代文学创作 方言写作 《离婚》 中国现当代文学 林斤澜 韩邦庆 艺术生产力 
莫言的鳄鱼主义叙事——莫言话剧《鳄鱼》论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4年第7期145-149,共5页王学谦 
莫言2023年的话剧《鳄鱼》是他的第六部话剧。此前的话剧集《我们的荆轲》(2012)共包括三部话剧:《我们的荆轲》(2004)、《霸王别姬》(1997)、《锅炉工的妻子》(2012),《锦衣》(2017)、《高粱酒》(2018)是第四、五部。莫言对话剧情有独...
关键词:《霸王别姬》 《于无声处》 《离婚》 锅炉工 高粱酒 话剧创作 莫言 
老舍诗意追求的写意呈现——小说《离婚》的话剧改编
《华夏文化论坛》2024年第2期95-101,共7页许梦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意义生产与俄苏文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2&ZD279)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方旭陆续将老舍的小说及散文搬上话剧的舞台,在多部话剧演出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充分运用了俄国著名戏剧导演梅耶荷德提出的关于戏剧假定性的理论。其中由小说《离婚》改编的话剧《老李对爱的幻想》,在方旭对老舍...
关键词:《老李对爱的幻想》 《离婚》 诗意 写意 假定性 
常识、诗意与革命的复调——试析老舍的《离婚》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周晓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与崇高审美形态的嬗变研究”(21BZW188)。
老舍小说《离婚》的第一重调性体现为张大哥所代表的常识与老李所代表的诗意,前者周旋于人情世故,后者则要求保有理想主义的追求。没有危机时,常识的生活庸俗但温情,诗意反而显得空幻;危机一旦发生,常识的生活便暴露出弊病,而诗意的生...
关键词:老舍 《离婚》 常识 诗意 革命 
论老舍《离婚》的听觉叙事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96-101,106,112,共8页方晓雨 
《离婚》中有许多关于声象和听觉事件的书写,它们不仅极大地提升、拓展了小说自身的艺术价值和表意空间,在推动情节演进,强化、建构人物个性与心理状态,传达深层寓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折射出作家本人超越时代的思维特性和坚守传...
关键词:《离婚》 听觉叙事 情节演进 人物塑造 深层寓意 
反抗的启蒙与启蒙的反抗--从鲁迅的《离婚》谈起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3年第6期74-81,共8页栗哲 吕若涵 
《离婚》中的爱姑通常被看作封建妇女,作为具有讽刺意味的形象而被解读出反封建的主题。本文立足于文本细读的形象学分析,将爱姑及祥林嫂等女性作为具有启蒙意识的反抗者进行正面讨论。归纳系列反抗者的特点与类型,联系社会发展历史指...
关键词:爱姑 反抗 启蒙 大众化 民众 
鲁迅著作的外文译本(下)
《上海鲁迅研究》2023年第4期196-209,共14页陈漱渝 何巧云 
在西欧、中欧和南欧国家中,英国伦敦G.劳特利奇公司1930年出版了敬隐渔法文编译本的英译选本《〈阿Q正传〉及其他当代中国短篇小说选》,译者为E.米尔斯。其中收有鲁迅的《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离婚》。1936年,伦敦哈拉普书局...
关键词:短篇小说选 《离婚》 《孔乙己》 敬隐渔 鲁迅著作 《故乡》 《祝福》 阿Q正传 
“治史”与“写作”的互动——理解《离婚》“难解”的一个路径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12期77-85,共9页梁宏安 
“不为读者们”所注意的《离婚》被认为是鲁迅最“难解”的作品之一,而为何“难解”是读懂的关,或许可以从鲁迅“治史”与“写法”观念之变的互动中探求门径。《离婚》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暗含着晚年鲁迅对自己小说的清理与评价。...
关键词:鲁迅 《离婚》 《小说二集》《中国小说史略》 
从评价理论视域分析鲁迅小说中的方言英译——以蓝诗玲《离婚》译本为例
《海外英语》2023年第22期53-55,共3页应璐璐 孙维 郭玉屏 郑梓昕 
宁波工程学院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编号:202211058023)。
语言学家马丁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分析模式基础上研究新词汇语法框架,对人际意义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拓展,使得评价理论进一步发展。方言作为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力和感染力不言而喻。但是方言因其所承载的浓厚文化含义,在不同语言和...
关键词:评价理论 绍兴方言 《离婚》 翻译策略 蓝诗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