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

作品数:608被引量:11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景敏曾绍义祥耘李存光李敬巍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文学创作者的“罪与罚”——巴金的道路与《寒夜》的位置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6期37-45,共9页樊迎春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家,创作生命漫长的巴金一直深受不同年龄层读者的喜爱,无数意气风发的青年从《家》中获得了反抗的勇气与出走的动力,无数白发苍苍的老者从《随想录》中感受到良心的悸动与岁月的抚慰。走过101年人生岁月的...
关键词:《寒夜》 《随想录》 人生岁月 文学创作者 创作生命 中国现当代文学 《家》 罪与罚 
也说巴金
《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152-152,共1页朱伟 
关键词:巴金 《随想录》 社会化 《寒夜》 判断 
主持人的话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4期23-23,共1页陈思和 
关键词:《随想录》 主持人 青年知识分子 八十年代 “重写文学史” 革命青年 巴金 创作心迹 思想解放运动 人性复苏 
《随想录》的另一个文本关于《〈随想录〉手稿本》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4期35-42,共8页周立民 
关键词:《随想录》 巴金 手稿 文化大革命 知识分子 主流话语 个人话语 独立思考 机器人 作家 
读巴金的《再思录》
《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4期111-111,共1页
读巴金的《再思录》陈思和在《书屋》1997年第三期上撰文指出,巴金老人曾用整整八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讲真话的大书《随想录》。书成以后,老人真诚地宣布向读者告别,他将搁笔小憩。这一年是1986年,老人八十二岁了。转眼又是...
关键词:《再思录》 巴金 《随想录》 晚年思想 知识分子 山摇地动 九十大寿 创作道路 无神论者 人类精神 
《忏悔录》与《随想录》
《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2期124-125,共2页
《忏悔录》与《随想录》巴金在自己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一直将卢梭奉为“启蒙老师”。而卢梭牵动巴金的心的,无疑是他那颗袒露真实的灵魂。钱林森在一篇比较文学论文(见《文艺研究)1993年6期)中指出,巴金的作品,特别是《随想...
关键词:《忏悔录》 《随想录》 道德人格 巴金 比较文学 真实的灵魂 卢梭 生命形态 建构自我 人格追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