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品数:339被引量:23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吕小莉金莉何春霞李芙蓉倪春兰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作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从伦理学角度解读《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家》2015年第8X期76-77,共2页赵静 
美国著名作家哈里叶特·比彻·斯托所创作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一直以来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文学作品。虽然这部文学作品已经有了许多角度的解读,但从伦理学角度来解读这部文学作品的学者并不多。本文希望能够通过伦...
关键词:伦理学角度 《汤姆叔叔的小屋》 解读与分析 
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创作语境、文化元素及艺术性
《作家》2015年第4X期107-109,共3页周迪 
本文概述了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主要内容,阐述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南北战争前美国文学的思想背景、美国民族文化的形成、美国奴隶制的存废之争、美国早期的女权运动的创作语境,从黑人元素、清教元素、哥特元素入手,分析《汤姆叔...
关键词:《汤姆叔叔的小屋》 创作语境 文化元素 艺术性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文化元素及艺术呈现
《作家》2015年第4X期110-111,共2页熊琴 
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著名作家哈里特·伊丽莎白·比彻·斯托的作品,这部小说是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被称为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之一。小说以连载的方式在美国的《民族时代》刊登,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小说中故事情节跌...
关键词:《汤姆叔叔的小屋》 文化元素 情感力量 艺术呈现 
论20世纪美国文学中双角色人物模式的原型移位——以《汤姆叔叔的小屋》人物形象为模板分析
《作家》2013年第04X期67-68,共2页刘筑蓉 
近年来,对文学作品原型批评的文章经常见诸报端,除此之外,利用现有的文学原型进行现实实践的批判也越来越多,但这种批评实践仅局限于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叙事方式的原型分析。原型批评的最大优势是整体性的批评,所以这种局...
关键词:20世纪美国文学 《汤姆叔叔的小屋》人物形象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剖析黑人形象变化的原因被引量:4
《作家》2013年第04X期69-70,共2页陆文静 史忆南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跨文化心理学视阈中的美国华裔作家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1552338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被译为《黑奴吁天录》,是一部对废奴运动产生了强大动力的小说。这部小说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无疑是包括正直、具有崇高牺牲感和友爱的汤姆叔叔,勇敢站起来反抗的乔治·哈里斯夫妇以及善良的小黑奴托普西在内的众...
关键词:《汤姆叔叔的小屋》 黑人形象 变化原因 分析 
试析《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艺术魅力被引量:1
《作家》2011年第12期49-50,共2页谢冬梅 
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文学经典之作,对美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仅是其具有巧妙、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语言特质,更重要的是在作品中充分融入了西方社会人文历史的要素,展现出了丰富的多元化主体思想,显示出了...
关键词:《汤姆叔叔的小屋》 情节 语言 主题 人文艺术 
试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历史局限性被引量:1
《作家》2010年第16期83-84,共2页王爽 
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曾被誉为是酿成了一场战争的小说。但作者自身的宗教信仰、种族、阶级以及时代的局限性,使其将黑人的教化、灵魂的归宿以及自由之路都寄希望于上帝的救赎,而不能认识到奴隶制产生的深刻的社会根源。小说之...
关键词:废奴运动 救赎 奴隶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