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

作品数:169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叶林陈理慧郭大章董正宇任湘云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渭南师范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城乡对立格局中的人性忧思——沈从文《萧萧》意蕴新探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11期107-109,共3页张继超 马晶 
《萧萧》通过叙述乡村女性萧萧反叛意愿的产生和出走行动的失败,揭示了两组对立关系:乡村和城市的对立、人性和社会的对立。前者随着萧萧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渐渐浮现,后者主要体现于无所不在的社会禁律对人性的严苛压...
关键词:沈从文 《萧萧》 城乡对立 
“常”与“变”:《萧萧》初刊本与再刊本比较研究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8期126-128,共3页陈青松 
沈从文的小说《萧萧》,自发表以后多次进行过修改,本文选取《萧萧》的初刊本与再刊本进行比较研究,初刊本彰显了边地风俗民情,表现了自然的人性,城乡呈现出共融的和谐关系;再刊本中,大大削减边地风俗民情的描写,将萧萧定位成一个没有母...
关键词:《萧萧》 初刊本 再刊本 比较研究 
抒情性意境下的还原与变形——简论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1期178-180,共3页梁艺馨 
谢飞导演的电影《湘女萧萧》与沈从文小说《萧萧》故事框架基本一致,但其内核却截然不同。本文从环境意象和色调氛围这一着眼点,以整体色块的继承移植与再调,明媚亮色的冰冷和压抑,以及自然物象全方位的变形和象征三个视角为出发点,探...
关键词:小说《萧萧》 电影《湘女萧萧》 整体环境 色彩变异 自然意象 
从小说《萧萧》看沈从文的悲剧意识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11期56-58,共3页杨建猛 
沈从文的小说《萧萧》,尽管歌颂了乡土社会的人性之美,给主人公安排了一个光明的结局,但这些都难遮盖作者强烈的悲剧意识。作品在主角的选择上体现了人民性,对人物命运的安排符合客观规律,对现实的批判含蓄而有深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
关键词:沈从文 《萧萧》 悲剧意识 
“民族重造”理想的失落——细读《萧萧》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10期10-11,共2页郭大章 
沈从文的作品表面是在赞美和讴歌自然,带有很强的田园牧歌特征,但实际上在其背后却隐藏着极深的寓意和内涵,他欲以作品中所构筑起来的湘西"乡下人"系列形象,来完成其"民族重造"的崇高理想。但在短篇小说《萧萧》里,他却仅仅用了两组对比...
关键词:《萧萧》 民族重造 理想 失落 
从《萧萧》窥视沈从文创作过程中的复杂性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10期12-13,共2页郑家蔚 
《萧萧》这篇小说依然延续了沈从文对宁静乡村生活和人性自然美的理想向往,同时还掺杂有对原始生命形态的蒙昧的感知反思,二者共同融合成为其创作思想上的复杂性。
关键词:人性 蒙昧 理性精神 复杂性 
“萧萧”悲剧背后隐伏的民族悲剧——重读沈从文的《萧萧》被引量:2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7年第8期121-124,共4页郭大章 
沈从文的创作,一直是和"国家""民族"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他想以自己的方式,来完成重造民族生命的理想和愿望。由于沈从文民族作家的身份,以及湘西地区整个苗族的苦难血泪史对其创作的影响,他的作品与民族有了无法回避的契合。因此,短篇...
关键词:《萧萧》 湘西 民族 悲剧 
人性美观照下的倔强女性——解读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萧萧》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8年第1期63-64,共2页廖健春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萧萧》中,描绘了远离尘嚣的田园风光,深刻反映了湘西地区民俗风情和女性历经磨难仍能够坚忍、倔强的秉性,蕴涵着浓厚的乡土民情的自然、真诚与善美,颂扬了生命及优美的人性。
关键词:女性 《萧萧》 沈从文 人性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