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之歌》

作品数:17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修树新艾尼瓦尔谭晶华邹德芳晏林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肇庆学院学报》《中国翻译》《哈尔滨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女性、身体与物质流动——论《云雀之歌》之跨体性生态身份构建
《肇庆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96-102,共7页田径 
美国经典女作家薇拉·凯瑟的小说《云雀之歌》探讨了自然于女性身体乃至身份的构建作用。小说中女主人公西娅的艺术之路一直围绕着女性身体和自然的交融而展开,借助物质女性主义的物质动能观,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西娅从真实感受其身体物质...
关键词:女性 身体 自然 物质动能 生态女性主义 
薇拉·凯瑟作品的主题意蕴:逃离与回归——以《我们中的一员》和《云雀之歌》为例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145-147,共3页林海英 
宁德师范学院2021年校级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课题编号:SZHX2021002);宁德师范学院校级专项资助计划科研项目“交际翻译视角下的闽东海洋景观文化对外宣传研究”(课题编号:2019ZX206);宁德师范学院2022年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建设项目“‘润物细无声’——《英语阅读》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模式构建”(课题编号:2022SZJP003)。
人生际遇中的各种抉择贯穿于文本内外人物一生的蜕变,逃离与回归映射出不同的伦理价值,并带给读者丰富的审美想象。以薇拉·凯瑟的西部小说《我们中的一员》和《云雀之歌》为例,对比分析了克劳德和西娅不同的故土情怀,深层次地探析了凯...
关键词:逃离 回归 主题意蕴 
析柴可夫斯基钢琴作品《云雀之歌》中的诗意美被引量:2
《戏剧之家》2022年第23期88-90,共3页陈思琪 周晨(指导) 
柴可夫斯基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创作几乎涉及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比如交响乐、歌剧、舞剧等。《云雀之歌》创作于1876年,是其钢琴套曲《四季》的第三首。作曲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引入具有季节代表性的动物、自然...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 《云雀之歌》 诗意美 
生态审美视域下的《云雀之歌》再探被引量:2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年第3期130-138,F0003,共10页谭晶华 
2019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审美”(项目批准号:L19DWW001)的阶段性成果。
小说《云雀之歌》是凝聚着薇拉·凯瑟生态审美思想的重要作品,浓缩着她超前的生态审美理念。但目前国内外对其以生态批评为视角的论述尚不足。本文以“生态审美”视角重新阐释这部作品,分别从“双向参与式审美”、野性思维和日常生活审...
关键词:薇拉·凯瑟 云雀之歌 生态审美 双向参与式审美 
《云雀之歌》中的美国性建构
《鸭绿江》2020年第9期60-61,共2页李梦婷 
《云雀之歌》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薇拉·凯瑟的早期著名边疆三部曲的第二部,讲述了祖籍瑞典的移民女孩西娅·克朗伯格从边疆小镇姑娘成长为一位美国艺术家的故事。本文认为,通过该小说,凯瑟构建了一种具有包容性的"美国性",寄予了她对美国...
关键词:薇拉·凯瑟 云雀之歌 美国性 边疆 
《云雀之歌》——薇拉·凯瑟“女性生态自我”的突破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1期140-140,共1页程瑶 
薇拉·凯瑟的小说《云雀之歌》,评论界普遍认为是其心灵的独白,是对自我的解构。这在学术意义上来说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薇拉·凯瑟 女性 生态 
地域、国家与世界——《云雀之歌》中现代性的三重视野被引量:2
《外国语文》2018年第5期44-50,共7页张健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当代美国西部小说中西部神话的改写研究"(17YJC752040);四川外国语大学校级青年项目"薇拉.凯瑟地域小说的世界主义研究"(sisu201639)的阶段性成果
脱离研究《云雀之歌》中的乡土特色和自传特征的俗套,本文考察该小说对现代性的表征。小说中,"杂糅"的乡村是现代性的地域化产物,是兼具前现代和现代的"第三空间"。同质化的城市是现代性的国家化效应,世界主义者的崛起则是全球现代性的...
关键词:《云雀之歌》 现代性 地域 国家 世界 
从生存需要看西娅的自我实现
《文教资料》2016年第28期16-17,29,共3页王娜 
宁夏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从ERG理论看西娅的自我实现”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GY2014162
薇拉·凯瑟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之一,更是书写美国西部边疆拓荒生活的旗手。《云雀之歌》是凯瑟的第三部小说,确立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依据克雷顿·奥德弗的ERG理论(生存、关系和成长需要),从生存需要方面分析拓荒...
关键词:薇拉·凯瑟 《云雀之歌》 ERG理论 拓荒女性 自我实现 
艺术与现实的两难选择:薇拉·凯瑟作品的普遍意义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80-83,共4页徐仁凤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SJB629;2013SJD750038;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编号:201514
艺术家们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都不同程度地遭遇到了爱情、婚姻、亲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艺术与现实之间呈现出两难选择的局面。薇拉·凯瑟不仅表达了对艺术家群体的人性关怀,而且还展现了美国整个社会的文化特征、价值标准以及对社会的...
关键词:薇拉·凯瑟 《瓦格纳作品音乐会》 《花园小屋》 《云雀之歌》 
解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观被引量:1
《芒种(下半月)》2014年第3期70-71,共2页邹德芳 
薇拉·凯瑟(Willa Cather,1879—1947)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女作家,以擅长描写西部拓荒者的生活而著称。她是一位多产作家,其中最出色的三部作品被称为"草原三部曲",这三部作品分别为《啊,拓荒者!》(1913)、《云雀之歌》(1915)和...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拓荒者 《我的安东尼亚》 解析 《云雀之歌》 20世纪 开拓精神 男权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