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记》

作品数:126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黎国韬甘子超彭静张艳萍李光翠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情义交织下的历史悲歌与艺术新探——评粤剧电影《范蠡献西施》
《南国红豆》2024年第6期59-60,共2页余诗琪 
范蠡献西施的千古佳话,其渊源可追溯至东汉时期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直至明代梁辰鱼的《浣纱记》横空出世,范蠡与西施故事的基本框架与情感脉络得以定型。而在粤剧电影《范蠡献西施》的演绎中,范西故事更是通过电影艺术展现出新的活...
关键词:《吴越春秋》 心理刻画 粤剧 《浣纱记》 范蠡 梁辰鱼 千古佳话 情感丰富 
《浣纱记》与《长生殿》“离合”“兴亡”之异
《今古文创》2024年第43期24-27,共4页李媛媛 
明清传奇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浣纱记》和《长生殿》是其中描写“离合兴亡”主题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两部作品都体现了“爱情”与“政治”主题的结合,却也有不同之处:“情”“政”的比...
关键词:《浣纱记》 《长生殿》 离合之情 兴亡之感 
《浣纱记》爱侣离合与国事盛衰相融戏曲叙事模式探论
《戏剧之家》2024年第22期6-9,共4页马玥瑶 
明代戏曲作家梁辰鱼的《浣纱记》采用了一种爱侣离合与国事盛衰相融的戏曲叙事模式。这种叙事模式的生成和发展在文学史上沿着一条由诗歌到小说再到戏曲的路径展开。由于时代风貌、艺术体裁和创作者意图等因素的差异,在主题选择、人物...
关键词:《浣纱记》 爱侣离合 国事盛衰 戏曲叙事模式 
论瑞鹤山房台本《浣纱记》折目之源流及其演变形态
《南大戏剧论丛》2024年第1期28-38,共11页吴新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戏曲稿抄本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2&ZD26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稿抄本明清戏曲叙录与研究”(项目编号:18AZW009);南京大学新时代文科卓越研究计划中长期研究专题“中国古代戏曲家行实汇考”(序号3)的阶段性成果。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昆班艺人杜步云瑞鹤山房手抄本《戏曲四十六种》,为晚清昆曲折子戏和集折串演的流传情况提示了重要的新资讯。瑞鹤山房手抄本为台本即演出本,其中所收《浣纱记》体现了昆班艺人通过二度创作把文学本变为演出本的演变...
关键词:瑞鹤山房台本 《浣纱记》 二度创作 身段谱 演变形态 
传奇经典在当下昆剧舞台重塑的典范——评整理改编戏《浣纱记》
《剧作家》2024年第3期57-61,共5页韩郁涛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世纪以来昆剧编创研究”,项目编号:21YJC760024;2021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经费项目“新世纪以来江苏省新编昆剧研究”,项目编号:2021r059;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与科技融创发展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YS2022-06。
《浣纱记》是昆山当代昆剧院与罗周合作的第三部作品,旨在纪念与致敬昆剧的“开山鼻祖”梁辰鱼。不同于以往的专题致敬作品,该剧没有选择原创与缩编,而是对梁辰鱼的原作进行了整合与改编,是一部传承经典与融合现代意识的作品。集中表现...
关键词:《浣纱记》 罗周 昆剧 
明清传奇的双线索创作模式——以《浣纱记》《桃花扇》和《长生殿》为例
《花溪》2024年第9期0147-0148,共2页陶云峰 
明朝嘉靖时期,梁辰鱼开创性地作出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浣纱记》,清朝的洪昇与孔尚任延续这一创作传统,分别写出了《长生殿》与《桃花扇》这两部不朽传奇。这三部戏曲都用男女爱情和家国兴亡两条线索来贯穿全剧,推动剧情的...
剧作家的理想主义照亮现实——从《浣纱记》中的历史人物变和儒道哲学谈起
《喜剧世界(上)》2023年第11期90-92,共3页赵保军 
梁辰鱼的昆曲剧目《浣纱记》是一部政治戏,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经典之作;《浣纱记》中的伍子、范蠡、西施是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最能表达剧作家的文化思想。在不同时代不断流变中,这些人物一次次被文人士子们注入丰富的文化意义内涵,...
关键词:浣纱记 文化内涵 儒释道 理想 现实 
明传奇《浣纱记》的空间叙事研究
《剧作家》2023年第5期80-84,共5页黄剑亮 
明梁辰鱼《浣纱记》是我国古代戏剧史上不可忽略的经典佳作,其空间构造极为讲究,运用写意假定的手法,借助典雅清丽的曲词,呈现出样貌纷繁、姿态各异的多重空间。这些空间不仅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还对主题的传达、人物的塑造、剧情的推...
关键词:梁辰鱼 《浣纱记》 空间叙事 
《浣纱记》曲牌联套述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47-54,共8页党梦荣 
《浣纱记》中的套式范本,其曲牌联套的方式比较符合曲律,体现出梁辰鱼对曲牌音乐和戏曲排场的熟悉。作者擅长运用复套来表现变化的剧情,并且穿插包含曲牌数较少的过场短剧,长于排场调度。整体分析结合局部分析。《浣纱记》的曲牌联套环...
关键词:联套 《浣纱记》 单套 复套 曲牌 
诗曲互见与《浣纱记》的文本网络——从国图藏《鹿城诗集》之整理异文谈起
《文献》2023年第4期40-55,共16页赵鹏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代文人戏曲历史书写的互文性研究”(22CZW030);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明代文人的历史剧观念与实践研究”(L21CZW002)阶段性成果。
梁辰鱼《十哀诗挽王中丞叔丈》与《浣纱记》的文本互见,可以进一步拓展对《浣纱记》经典价值的认识,但由于文献整理等问题,这一细节尚未引起学界注意。考察国家图书馆藏《鹿城诗集》及有关史实,可发现《十哀诗》不仅与王忬事件有关,更...
关键词:梁辰鱼 《鹿城诗集》 《浣纱记》 诗曲互见 文本网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