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髹饰录》

作品数:127被引量:9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何振纪长北何豪亮张小燕潘天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美术学院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浅析雕漆大鼎《华夏之光》的艺术价值
《新丝路(下旬)》2017年第10期151-151,155,共2页阚凤祥 阚健 刘兆成 马彩云 
雕漆是指在漆胎上反复髹涂油光漆到一定厚度,用刀雕刻出浮雕图案的传统漆器工艺技法.雕漆漆器中最常见的品种是红雕漆,又称剔红.《髹饰录》有记载:“剔红,即红雕漆也”.在业界,也有着“盛世剔红”之美誉.至今,北方多称为剔红,南方则称...
关键词:雕漆 艺术价值 华夏 漆器工艺 《髹饰录》 剔红 
明代犀皮漆(滑地犀毗)制作技法考析被引量:3
《收藏》2016年第10期206-209,共4页王柏杨 
关于明代((髹饰录》中所记载的犀皮漆,笔者认为当时的艺术表达形式及制作手法可能与王世襄、袁荃猷在《髹饰录注解》中引用的方法不同。文中推测清代犀皮漆技法和彰髹类起纹技法可能已经混称为犀皮漆,所以袁荃猷女士记录桂茂栲用打...
关键词:制作技法 明代 考析 《髹饰录》 制作手法 艺术表达 王世襄 记载 
异彩纷呈的明清漆器——山西省艺术博物馆漆器展品
《文物世界》2012年第2期78-80,共3页郭桂珍 
发端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代的漆器工艺,是聪颖智慧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它以漆为媒介髹饰器物,具有胎薄体轻、坚固耐用、防腐抗酸的特性,兼有装饰华美、色彩绚丽的审美功能。明清两代,是中国漆器工艺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在...
关键词:漆器工艺 艺术博物馆 山西省 明清 展品 历史进程 制作技法 《髹饰录》 
评长北教授新著《〈髹饰录〉图说》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124-125,共2页刘克华 长北 
关键词:《髹饰录》 漆器工艺 中国 艺术作品 
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奥秘之所在——读《髹饰录》坤集《斒斓第十二》、《复饰第十三》、《纹间第十四》三章体会
《中国生漆》1990年第4期44-46,F004,共4页周怀松 
中国漆器造型艺术历史悠久,精湛绝与伦比,堪称东方之最,世界之最。无论是“髹”或是“饰”,既有深奥的理论,又有严谨的实践。《髹饰录》就是它的总结,这是我国当今唯一能见到的古代漆文化专著,虽然在《宋史·艺文志》提及五代时有朱遵...
关键词:漆器 造型艺术 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