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衰变

作品数:170被引量:5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慧芳张高龙罗志全王建松杨彦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吴健雄:从量子纠缠到宇称不守恒
《新兴科学和技术趋势》2024年第3期225-243,共19页施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T2241005)。
本文基于作者2022年5月在“纪念吴健雄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对吴健雄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全面概览,并重点回顾和分析她关于量子纠缠和宇称不守恒的两项工作。她博士期间关于放射性氙的研究后来在曼哈顿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
关键词:吴健雄 Β衰变 宇称不守恒 量子纠缠 
β衰变型自给能堆芯中子探测器灵敏度K因子研究(第二篇:以实验数据为导向的灵敏度K因子研究)被引量:1
《核安全》2024年第2期79-94,共16页于稼驷 
本论文第二篇(以下简称本文)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用燃耗实验数据、灵敏度刻度数据推算一些重要灵敏度K因子、K因子组合的方法,技术路线独特。从实验数据中推算出的灵敏度K因子、K因子组合与本论文第一篇[1]中理论...
关键词:自给能 中子探测器 灵敏度 K因子 
二阶无规相近似对原子核集体激发态的研究
《原子核物理评论》2024年第1期214-220,共7页杨明军 张春雷 白春林 张焕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822504,11575120)。
原子核的集体激发态是原子核在坐标、自旋和同位旋等空间的共振产生。研究这些激发态可以获取原子核结构性质以及内部核子-核子相互作用的信息,此外还能为天体核物理提供重要的输入量。基于Skyrme密度泛函的自洽二阶无规相近似(SRPA)理...
关键词:正常宇称态 伽莫夫-泰勒跃迁 Β衰变 张量力 二阶无规相近似 
β衰变型自给能堆芯中子探测器灵敏度K因子研究(第一篇:理论分析、计算模型及计算结果)被引量:2
《核安全》2024年第1期56-80,共25页于稼驷 
本文对β衰变型自给能堆芯中子探测器灵敏度K因子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热中子灵敏度K因子、超热共振中子灵敏度K因子、中子场全谱中子灵敏度K因子的完整理论体系,给出了计算这些K因子的数学模型及公式,并提供了各K因...
关键词:自给能 探测器 灵敏度 K因子 
原子核β衰变释放四个粒子模式首次发现被引量:1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23年第5期101-101,共1页
据报道,科学家首次观测到一种新的衰变模式。在这种衰变中,氧的一种较轻的形式,即氧-13(有8个质子和5个中子),通过分裂出3个氦核(一个没有周围电子的原子)和1个质子而衰变。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此前,科学家...
关键词:放射性衰变 Β衰变 中微子 正电子 物理评论快报 原子核 衰变模式 中子 
丰质子核^(29)S的β延迟γ衰变研究
《原子核物理评论》2023年第3期341-347,共7页查思贤 李金海 覃淑炼 常志芳 徐新星 孙立杰 刘嘉健 袁岑溪 林承键 李晓菁 李智焕 吴鸿毅 李朋杰 王建松 杨彦云 梁鹏飞 简豪 高雨枫 范锐 戴凡超 朱浩钒 王东玺 蓝乙华 马朋 段芳芳 高志浩 胡强 白真 马军兵 王建国 钟福鹏 武晨光 罗迪雯 蒋颖 刘洋 侯东升 李忍 马南茹 马维虎 石国柱 余功明 D.Patel 金树亚 王煜峰 余悦超 胡力元 王翔 臧宏亮 赵青青 杨磊 温培威 杨峰 贾会明 张高龙 潘敏 汪小雨 孙浩瀚 徐瑚珊 周小红 张玉虎 胡正国 王猛 陈若富 柳敏良 杨维青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XDB3401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22501,U1932206,12105329)
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的放射性束流线(HIRFL-RIBLL1)上,使用由三块双面硅微条探测器及环绕它的五个高纯锗探测器组成的探测器阵列,对丰质子核^(29)S的延迟衰变性质展开研究。本次实验获得了^(29)S的半衰期,为183(4)ms。首次实现了^(29)...
关键词:丰质子核 Β衰变 半衰期 衰变纲图 镜像不对称性 
β衰变型自给能堆芯中子探测器灵敏度数学模型被引量:4
《核安全》2023年第4期94-106,共13页于稼驷 
本文介绍了一个较完善的计算铑、钒自给能堆芯中子探测器灵敏度的数学模型,其特点是能计算超热共振中子对铑探测器灵敏度的贡献。同时,提出一个计算铑核素有效中子截面的替代公式,推导出了柱状发射体表面各向同性、均匀面源的穿越该发...
关键词:自给能 探测器 灵敏度 数学模型 
小型中微子探测器研究进展
《科技导报》2023年第11期105-112,共8页黄迁明 李兰 吕焕文 应栋川 
小型中微子探测器在核电厂监测、核潜艇探测、地球物理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小型中微子探测器的研制进展,介绍了中微子的种类以及地球中微子、太阳中微子、反应堆中微子的来源和探测原理,针对固体闪烁体、液体闪烁体等探...
关键词:小型中微子探测器 反β衰变 中微子相干散射 地球物理 反应堆监测 
探测马约拉纳中微子
《物理》2023年第3期202-202,共1页周书华(编译) 
标准模型预言中微子没有质量,但从中微子振荡实验知道,它们一定是有质量的。特别是,为使中微子在它们的三种“味”之间振荡,它们的平方质量差必须不为零。振荡数据表明,至少有一种中微子态的质量必须约大于50 meV,但是观测结果没有告诉...
关键词:中微子振荡 反中微子 双Β衰变 标准模型 中微子质量 数据表 观测结果 质量差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与提示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23年第3期43-45,共3页
1.B提示:半衰期的大小与温度、压强及化学状态等无关,选项A错误。钍核^(232)_(90)Th经过1次β衰变可变成镤^(232)_(91)Pa,选项B错误。核反应方程式中生成物比反应物稳定,生成物的比结合能比反应物的比结合能大,选项C正确。
关键词:化学状态 参考答案 Β衰变 比结合能 半衰期 高考 核反应 生成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