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断裂

作品数:277被引量:2391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海兵葛肖虹刘永江任收麦杨经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李海兵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地区深浅部构造综合分析被引量:3
《岩石学报》2019年第6期1833-1847,共15页刘亢 李海兵 王长在 姚生海 龚正 肖根如 张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31073、415022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501405)联合资助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一直是地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小震资料越来越多应用到活动断裂空间展布、深浅构造分析及动力学机制研究领域。本文应用双差定位法获得研究区域2008~2017年间6013次地震事件的...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带 祁连山断裂带 小震精确定位 深浅部构造 地壳增厚 
基于小震定位与震源机制解信息的阿尔金断裂带东段构造转换研究被引量:5
《地球物理学报》2018年第11期4459-4474,共16页刘亢 李海兵 王长在 张辉 肖根如 李红光 张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206,41504043,41631073);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DLLJ201616)资助.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地区的造转换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一直是地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双差定位法获取研究区域2008—2017年间6013次地震事件的精确定位数据;整理筛选前人震源机制解36个,并采用P/S波振幅比方法计算获得221个以及CAP方...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带 祁连山断裂带 小震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解 构造转换 
中中新世以来阿尔金断裂走滑未造成柴达木盆地整体旋转被引量:3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6年第1期163-174,共12页裴军令 周在征 李海兵 孙知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研究项目(1212011121267;121201112096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77)~~
通过柴达木盆地南八仙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部分上油砂山组磁极性序列,认为该剖面时代为7.5~9.0Ma。从320块样品的古地磁数据分析,揭示了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在95%置信度下通过倒转检验(B级),说明这组高温分量很可能...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古地磁 阿尔金断裂 磁性地层 构造旋转 中新世 
阿尔金断裂带新生代活动在柴达木盆地中的响应被引量:38
《岩石学报》2015年第12期3701-3712,共12页潘家伟 李海兵 孙知明 刘栋梁 吴婵 于常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2156、4133021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15026901、1212011502700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152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柴达木盆地成盆演化”项目联合资助
阿尔金断裂新生代以来发生多期次的走滑运动,并伴随强烈的隆升作用,进而影响柴达木盆地新生代的构造演化。本文通过遥感卫星影像解译、地震反射剖面解释、区域地层分析,结合野外考察资料对阿尔金断裂新生代活动在柴达木盆地中的响应进...
关键词:新生代 构造响应 盆山耦合 阿尔金断裂 柴达木盆地 
2014年于田Ms7.3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其发震构造被引量:31
《地质学报》2015年第1期180-194,共15页李海兵 潘家伟 孙知明 刘栋梁 张佳佳 李成龙 刘亢 CHEVALIER Marie-Luce 云锟 龚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02156;4127223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4022901)资助成果
2014年2月12日在新疆于田县境内西昆仑山东段地区发生了Ms7.3级强烈地震,震后野外考察表明,这次地震在海拔4600~5100m的地区形成了由一系列张裂隙、张剪裂隙、剪切裂隙以及挤压鼓包和裂陷等雁行状组合而成的地表破裂带,破裂带沿阿尔金...
关键词:于田Ms7.3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同震位移 发震构造 阿尔金断裂 西昆仑山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青藏高原北部生长过程的制约被引量:39
《岩石学报》2013年第6期2211-2222,共12页吴婵 阎存凤 李海兵 田光荣 孙知明 刘栋梁 于长青 潘家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21061、41202143、41202156);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研究项目(1212011121267);行业基金项目(20101103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项目联合资助
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一个中新生代山间陆相含油气盆地,盆地内新生代地层的构造变形记录了青藏高原北部生长、地壳缩短及其形成过程的重要信息。本文运用高精度卫星影像资料、地球物理资料剖面和磁性地层年代学数据等多种学科资...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 褶皱构造带 后退式扩展 阿尔金断裂 青藏高原 
阿尔金断裂带中侏罗世走滑活动及其断裂规模的探讨--来自软沉积物变形的证据被引量:18
《岩石学报》2013年第6期2233-2250,共18页龚正 李海兵 孙知明 刘栋梁 潘家伟 韩亮 吴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21061、41202143、4120215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121267);行业基金项目(201011034)联合资助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边界,它不仅切割了高原北部的不同构造单元,控制了高原北部的几何学特征及基本的构造格架,而且还是调节青藏高原变形和高原物质向东挤出的重要断裂之一,对它的形成时代、活动历史以及断裂带的生长过程和演化...
关键词:阿尔金断裂带 软沉积物变形 古地震 中侏罗世 肃北 
阿尔金断裂走滑作用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山脉形成的古地磁证据被引量:16
《岩石学报》2012年第6期1928-1936,共9页孙知明 李海兵 裴军令 许伟 潘家伟 司家亮 赵来时 赵越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研究项目(1212011121267);地质过程和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GPMR201002;201107)联合资助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阿尔金断裂东缘早白垩世-第三纪红层与玄武岩38个采点的系统古地磁测定,获得了研究区早白垩世-第三纪高温特征剩磁分量。结果表明,昌马乡早白垩世红层与玄武岩剖面层面坐标下高温特征剩磁平均方向(Ds=32.8°,Is=59.4...
关键词:旋转 古地磁 阿尔金断裂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块体晚二叠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8
《岩石学报》2011年第11期3479-3486,共8页许伟 孙知明 裴军令 潘家伟 李海兵 李傲竹 赵越 任晓娟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研究项目(1212011121267);行业基金项目(201011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21001);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项目(YPH08110)联合资助
通过对柴达木地块天峻县组合玛地区晚二叠世13个采点的系统古地磁测定,揭示了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实验结果表明,采样剖面获得的晚二叠世古地磁结果具有正、反极性,其特征剩磁方向为:Dg=333.7°,Ig=37.3°,κg=35.4,N=9,α95=8.8;Ds=3...
关键词:晚二叠世 柴达木地块 古地磁 古地理重建 阿尔金断裂 
阿尔金断裂带康西瓦段晚第四纪以来的左旋滑移速率及其大地震复发周期的探讨被引量:40
《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2期197-213,共17页李海兵 J.Van der Woerd 孙知明 A. -S. Mériaux P. Tapponnier F. J. Ryerson 司家亮 潘家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72096和4057212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批准号:12010611811和12010610105)资助
在高分辨率Ikonos卫星影像(1m分辨率)分析基础上,结合野外考察和定量测量,详细研究了阿尔金断裂带西段康西瓦段三十里营房地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变形特征,在三十里营房东侧塔尔萨依吉勒尕河下游地区,断裂切割了一系列发育完好的冲积...
关键词:晚第四纪 滑移速率 特征滑移 地震复发周期 康西瓦 阿尔金断裂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