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赫玛托娃

作品数:615被引量:1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玫柏叶何雪梅谷羽汪剑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绥化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上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一头闯进瓷器店的公牛——论作为教训的日丹诺夫主义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5年第4期31-40,共10页李建军 
本文从具体事件和文学言论入手,考察了日丹诺夫主义所建构的文学价值体系和文学"新信仰",分析了诸如"文学与经济""灵魂工程师""教育作用""主要人物和主要典型""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等具体观点,揭示了"苏维埃文学伦理"与"俄罗斯文学伦理...
关键词:日丹诺夫主义 苏联文学 俄罗斯文学 左琴科 阿赫玛托娃 
阿赫玛托娃: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1年第9期55-57,共3页张昱坤 
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同时也是经历坎坷和争议最大的女诗人之一。然而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经过岁月的洗礼,她的诗歌越来越引起全世界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俄罗斯诗歌 阿赫玛托娃 月亮 女诗人 孩子 
恐惧与缪斯轮流值日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1年第7期138-140,共3页朵渔 
她是那样庄重,又是那样忧郁.“在本世纪(指20世纪——编者注)的第一个十年里,不言而喻,我们无处不相逢:在某些编辑部,在一些友人的寓所,在《吉别尔保雷》星期五聚会上……”在那个被称为“阿克梅的早晨”的美妙时期,阿赫玛托...
关键词:值日 缪斯 恐惧 阿赫玛托娃 20世纪 编辑部 
篝火已经冷却……——读池凌云的诗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0年第6期10-16,共7页王家新 
寂静制造了风,河流在泥土中延续一个又一个落日哺育灰色的屋宇它的空洞有着炽烈的过去在每一个积满尘土的蓄水池有黎明前的长叹和平息之后的火焰我开口,却已没有歌谣初春的明镜,早已碎在揉皱的地图上如果我还能低声歌唱是因为确信烟尘...
关键词:黎明前 阿赫玛托娃 揉皱 就这样 世俗生活 里尔克 诗艺 悼亡诗 玛丽娜 诗神 
破碎的唐三彩——苏瓷瓷诗歌的“狐狸精”气质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9年第9期43-48,共6页张祯 
车前子在《诗人李南》中这样说道:"茨维塔耶娃是女战士,阿赫玛托娃是女王,李南是女菩萨。女战士女王是欧洲人的理想,女菩萨是中国人的境界……我心性混沌,尽管知道女菩萨的好,但还是喜欢狐狸精……""70后"、"80后"的女作家们与她们母性...
关键词:诗歌作品 性气质 阿赫玛托娃 茨维塔耶娃 女战士 无根 原罪说 生活本质 九首 写作姿态 
诗歌是生活的最高表现形式——布罗茨基与他的诗歌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9年第7期100-105,共6页汪剑钊 
1987年,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宣布将该年度的这项荣誉颁给俄语诗人布罗茨基,这使他成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之一。同时,它也从另一个侧面向人们证明,倘若要研究20世纪俄罗斯诗歌,布罗茨基与他的创作将是一个无法绕开的...
关键词:布罗茨基 瑞典学院 阿赫玛托娃 格拉宁 维奇 诺贝尔文学奖 白银时代 帕乌斯托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 拯救世界 
诗人的泥土情结——鲁藜与阿赫玛托娃的“泥土”诗篇赏析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8年第4期133-137,共5页谷羽 
提起我国诗人鲁藜,必然会想起他的代表作《泥土》,而俄罗斯著名诗人阿赫玛托娃也有一首影响深远的抒情诗,题为《祖国土》,堪称经典佳作。
关键词:阿赫玛托娃 人生道路 中国诗歌 胡风事件 平民百姓 《诗刊》 我不知道 诗苑 抒情主人公 古米廖夫 
奥妙无穷的眼睛——以眼睛为歌咏意象的抒情诗赏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8年第1期90-93,共4页谷羽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古话。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写美女杨玉环初得唐玄宗宠幸,"回眸一笑百媚生。
关键词:诗人白居易 阿赫玛托娃 六宫粉黛 《长恨歌》 杨玉环 莱蒙托夫 回眸一笑百媚生 白银时代 阿克梅派 侨民文学 
飞鸟凌空——俄罗斯侨民诗人纳博科夫和他的诗歌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年第9期104-113,共10页谷羽 
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中国读者,想必都知道纳博科夫的名字,知道他那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洛丽塔》。纳博科夫(1899—1977)
关键词:纳博科夫 诗歌作品 《洛丽塔》 阿克梅派 丘特切夫 漂泊者 勃洛克 俄罗斯语言 阿赫玛托娃 白银时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