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

作品数:299被引量:18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一坤张璐齐欣姚小娟蒋贤萍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剧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良知与私心的探索:阿瑟·米勒的《炼狱》
《戏剧文学》2023年第11期98-101,共4页李巍 
在《炼狱》中,米勒对负罪感的发现激发了他在早期戏剧中的情节设置,以便研究这种负罪感带来的结果。米勒把《炼狱》看作是《推销员之死》的姊妹篇,因为两者都注重对于良心领域的探索。
关键词:阿瑟·米勒《炼狱》 良心与私心 探索 
绝望中的自我救赎:探析《萨勒姆的女巫》中“阿瑟·米勒悲剧观”的体现
《戏剧文学》2023年第8期84-88,共5页杨璐璐 
阿瑟·米勒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其悲剧观聚焦“普通人”的故事,他主张悲剧的结局应加强读者对于人类所持最光明的见地。《萨勒姆的女巫》一剧将历史史料与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悲剧的社会功能,通过见证...
关键词:阿瑟·米勒悲剧观 《萨勒姆的女巫》 悲剧力量 
阿瑟·米勒戏剧的跨文化之旅
《戏剧文学》2017年第11期103-107,共5页赵凌志 
2016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阿瑟.米勒戏剧社会功能及对中国的影响研究"(编号2016B333)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过梳理在中国戏剧舞台演出的四部阿瑟·米勒剧作,从跨文化角度对阿瑟·米勒剧作的社会功能进行研究并探寻他的作品与中国现实社会的共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这位戏剧大师对社会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生的深刻体验,感悟其剧作对中国戏...
关键词:阿瑟·米勒 戏剧 跨文化研究 
从阿瑟·米勒的《桥头风景》看当代欧美戏剧的构思嬗变
《戏剧文学》2017年第9期108-111,共4页刘玲 
《桥头风景》聚合了阿瑟·米勒在职业创作生涯早期的细微审视与深度思索,后经过不断地完善,逐步成为现代西方戏剧群落之中的卓越代表。宏观把控与细节处理上的交互,拓宽了《桥头风景》在艺术性与思想性上的表达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关键词:阿瑟·米勒 《桥头风景》 当代欧美戏剧 
回顾·反思·展望——阿瑟·米勒研究在中国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14年第7期49-56,共8页赵永健 
阿瑟·米勒是美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戏剧大师之一,也是历史上与中国戏剧界联系最为紧密的外国戏剧家,其戏剧艺术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米勒学术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国内学界还应在...
关键词:阿瑟·米勒研究 国内 回顾 反思 
阿瑟·米勒《代价》的文学伦理学解读被引量:3
《戏剧文学》2012年第11期92-95,共4页郭妮 
湖北师范学院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阿瑟.米勒剧作研究"(编号:2008D09)的研究成果
《代价》是美国戏剧家阿瑟·米勒创作晚期的一部力作,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该剧中兄弟二人不同的家庭伦理观及成因,透过道德现象分析阐释兄弟反目的根本原因,认为该剧通过揭示美国经济大萧条背景下一个典型中产家庭的家庭伦理关系,表达...
关键词:《代价》文学伦理学批评 家庭伦理关系 
论《驶下摩根峰》的戏剧节奏
《戏剧文学》2009年第8期60-64,共5页李一坤 
华北电力大学校内科研基金项目"阿瑟.米勒戏剧研究"成果
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晚年作品《驶下摩根峰》兼具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特色。剧作整体节奏一方面体现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外部情节架构上,另一方面体现于借助幻像等表现手法所产生的主人公"自我肯定与否定交替"的"心理...
关键词:阿瑟·米勒 《驶下摩根峰》 戏剧节奏 
阿瑟·米勒的社会悲剧观——《推销员之死》的悲剧根源被引量:4
《戏剧文学》2009年第8期68-71,共4页程海燕 
阿瑟·米勒的社会悲剧《推销员之死》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剧作家讲述了普通美国人的家庭悲剧故事,反映了"小人物"的苦难,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悲剧根源的充分挖掘,使原本平淡无奇的故事产生了惊人的悲剧艺术效果。此剧给我们...
关键词:社会悲剧观 悲剧根源 悲剧审美价值 
以上帝名义为魔鬼命名——论《萨勒姆的女巫》的悲剧意味
《戏剧文学》2009年第4期52-56,共5页郭建辉 
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理解的局限,将阿瑟·米勒的《萨勒姆的女巫》放在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视野中加以考察发现,该剧紧扣以上帝的名义为魔鬼命名的"谬论"展开戏剧冲突,展现了萨勒姆镇荒谬地赋予一群无知无畏的小女孩命名的特权,将"谬论"当...
关键词:阿瑟·米勒 《萨勒姆的女巫》谬论 原始思维 
浅析阿瑟·米勒三部“内向化”剧作之结构特点被引量:1
《戏剧文学》2008年第5期45-49,共5页李一坤 
本文旨在分析阿瑟·米勒三部"内向化"剧作《推销员之死》、《堕落之后》和《驶下摩根峰》剧作架构技巧。三剧兼具情节结构和心理结构。《推销员之死》中,外部事件发展构成外部结构,人物内心活动构成内部情感结构;《堕落之后》具有表现...
关键词:阿瑟·米勒 “内向化”剧作 剧作架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