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花叶病毒病

作品数:18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家秀朱福成李文娥陈雨天李晓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方农药》《河北农业》《现代农业科技》《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玉米病毒病发生规律及田间防治技术被引量:2
《河北农业》2017年第12期32-33,共2页鲁洪斌 
一、分布及危害我国自1968年玉米矮花叶病在河南新乡地区大发生之后,已逐渐扩展到全国各主要玉米产区,90年代以来,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在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玉米制种田、繁种田逐年加重,导致1995年大流行,局部地区爆发成灾,绝产地块...
关键词:玉米病毒病 防治技术 发生规律 田间 玉米矮花叶病 矮花叶病毒病 玉米制种田 新乡地区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0期140-141,共2页张彦明 吴成久 
介绍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包括红蜘蛛、灰飞虱、玉米螟、细菌性茎腐病、矮花叶病毒病、鞘腐病,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 红蜘蛛 灰飞虱 玉米螟 细菌性茎腐病 矮花叶病毒病 发生特点 防治方法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现代农村科技》2014年第9期22-23,共2页王勇 
近年来,淮阳县早播玉米生产区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发生及危害有明显上升趋势,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该病发生特点调查分析,在总结发病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玉米 矮花叶病毒病 发生与防治 
如何防治玉米矮花叶病毒病
《南方农药》2014年第3期42-42,共1页
症状和发生规律 玉米发病后叶片上呈现黄绿相间的条纹症状,后期病叶叶尖的叶缘边红紫而干枯。传毒昆虫与该病的发生与传播关系密切,蚜虫、蓟马、灰飞虱发生大,带毒虫源数量多,往往造成病害流行。
关键词:矮花叶病毒病 玉米 防治 发生规律 传毒昆虫 病害流行 灰飞虱 症状 
2013年泾阳县春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突发原因及综合治理对策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第4期141-142,共2页王攀 白娟 
通过对泾阳县玉米种植区矮花叶病毒病发生情况的田间调查,结合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发生特点,对泾阳县春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突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关键词:矮花叶病毒病 突发原因 综合治理 2013年 
玉米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河北农业》2012年第7期33-33,共1页刘建婷 
玉米病毒病主要有玉米粗缩病和玉米矮花叶病毒病两种,主要是灰飞虱和蚜虫类昆虫传播。
关键词:玉米病毒病 发生与防治 矮花叶病毒病 玉米粗缩病 蚜虫类 灰飞虱 
攀枝花市玉米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被引量:1
《四川农业科技》2012年第5期34-35,共2页青致刚 李顺康 
2010年攀枝花市以玉米矮花叶病毒病为主,有极个别粗缩病发生的玉米病毒病大面积爆发,发病面积50000亩,占当年种植面积的36.33%。其中绝收5000亩,减产1~3成的有10000亩,损失产量达242.45万kg。发病品种达到39个,
关键词:玉米病毒病 攀枝花市 综合防治技术 矮花叶病毒病 种植面积 粗缩病 发病 减产 
北京农科院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0年第10期60-61,共2页
该品种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气生根发达,幼苗拱土能力强,苗期生长健壮,株高260厘米左右,穗位105厘米左右.穗长18-25厘米,穗粗5厘米左右,穗行数14~8行,籽粒黄色,硬粒型,角质多,商品性好,田间表现抗玉米丝黑穗病、大小斑病...
关键词:农科院 科技 种业 北京 玉米丝黑穗病 矮花叶病毒病 苗期生长 田间表现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年第12期30-30,共1页刘文全 吴瑞华 
玉米矮花叶病又叫花叶病毒病。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以幼苗期到抽雄前最易感病,抽穗后受害较轻。病株均有不同程度的矮化,发病早,矮化严重,果穗短小,甚至无果穗;发病迟,株高基本正常。
关键词:玉米矮花叶病 矮花叶病毒病 防治 生育期 幼苗期 感病 矮化 发病 
春播玉米矮花叶病症状与防治方法
《农村实用技术》2009年第4期30-30,共1页苏紫 
近年来,随着春播玉米面积的增加,玉米矮花叶病毒病也呈加重趋势,已成为春播玉米的主要病害。1、症状识别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在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感病,尤以苗期受害最重。玉米3叶期即可现症,最初在心叶基部叶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褪绿...
关键词:玉米矮花叶病 症状识别 防治方法 春播 矮花叶病毒病 生长期 椭圆形 病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