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虫瘟霉

作品数:13被引量:5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冯明光李惠萍刘彩玲许谦鲍佳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农业大学韶关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报》《中国生物学文摘》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东省桃蚜虫霉目昆虫病原真菌鉴定被引量:1
《中国园艺文摘》2011年第1期182-183,共2页贾春生 
韶关学院重点项目(2006-02)
从广东省桃蚜(Myzus persicae)中采集到两种虫霉目昆虫病原真菌,根据形态学鉴定,分别鉴定为普朗肯虫霉(Entomophthora planchoniana)和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并对这两种真菌进行形态特征描述。普朗肯虫霉(E.planchoniana)...
关键词:普郎肯虫霉 安徽虫瘟霉 桃蚜 虫霉目 鉴定 
植物学
《中国生物学文摘》2006年第11期95-116,共22页
安徽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对桃蚜的侵染力;蜜环菌菌种分离新法——天麻组织分离法;盘基网柄菌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形态特征;植被砼对两个早熟禾品种叶表皮细胞的影响;转基因杨树对杨小舟蛾体内三种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关键词:植物学 安徽虫瘟霉 组织分离法 盘基网柄菌 叶表皮细胞 保护酶活力 转基因杨树 菌种分离 
安徽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对桃蚜的侵染力被引量:3
《昆虫学报》2006年第3期393-398,共6页鲍佳生 冯明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430150)
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Li)Humber是较难人工培养的蚜虫专化性病原真菌.将灭菌并适度熟化的黍米Panicum miliaceum L.作为固体基质与挑碎的安徽虫瘟霉平板菌落混合,在20℃和12L:12D的温光条件下静止固体培养,获得了产孢潜...
关键词:安徽虫瘟霉 桃蚜 黍米培养 产孢潜能 侵染力 
安徽虫瘟霉强毒菌株对桃蚜的毒力测定被引量:1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期100-102,共3页李惠萍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525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016;39870513)
通过“孢子浴”方法,选择安徽虫瘟霉F97029菌株对桃蚜的2~3龄若蚜进行毒力测定。接种后第3~7天的LD_(50)为3.09~1.26个孢子/mm^2,在1.31~16.48个孢子/mm^2时的剂量范围内LT_(50)为2~5d。时间—剂量—死亡模型的剂量效应参数β值高...
关键词:安徽虫瘟霉 强毒菌株 桃蚜 毒力测定 时间-剂量-死亡模型 蔬菜害虫 生物防治 
环境因素对安徽虫瘟霉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9
《华东昆虫学报》2001年第2期91-95,共5页刘彩玲 冯明光 
安徽虫瘟霉是目前仅发现于我国的重要蚜虫病原真菌 ,对桃蚜具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
关键词:桃蚜 安徽虫瘟霉 环境因素 生长发育 
安徽虫瘟霉在侵染潜伏期内对桃蚜无翅成蚜生殖力的影响被引量:4
《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第5期749-753,共5页李惠萍 冯明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952 50 0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870 51 3)
在 8个剂量 (0 .48~ 61.15个孢子·mm-2 )下测定安徽虫瘟霉F970 2 9菌株对桃蚜 (Myzuspersicae(Sulzer) ) 2~ 3龄若蚜 (5 7~ 84头 /剂量 )的毒力 ,接种后第 3~ 7d的半致死剂量LD50 分别为 3 .0 9、1.88、1.3 3、1.2 8和 1.2 6个孢子...
关键词:安徽虫瘟霉 桃蚜 毒力 侵染潜伏期 生殖力 内禀增长率 无翅成蚜 
安徽虫瘟霉诱发的桃蚜流行病与流行模型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01年第10期1607-1612,共6页冯明光 李惠萍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 95 2 5 0 0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9870 5 1 3;3 9770 0 1 6)
在 1 5℃与 1 0 0 % RH的组合条件下以接种安徽虫瘟霉 (Zoophthora anhuiensis)和未接种的桃蚜 (Myzus persicae)成蚜按不同比例混合 (0∶ 6、1∶ 5、2∶ 4、3∶ 3、4∶ 2、5∶ 1及 6∶ 0 )建立蚜群 ,3次重复 ,考察流行病的发生与发展...
关键词:安徽 虫瘟霉 桃蚜 初始侵染体 寄主密度 流行模型 流行病 
温湿度对安徽虫瘟霉在桃蚜居群中流行的影响被引量:3
《应用生态学报》2001年第4期585-589,共5页李惠萍 冯明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952 50 0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 51 3)资助
用安徽虫瘟霉 (Zoophthoraanhuiensis)接种桃蚜 (Myzuspersicae)无翅成蚜 3头和健蚜 3头组成新的蚜群若干 ,在不同温湿组合条件下任其繁殖、发病和传染 ,以评价温湿度对该菌在蚜群中流行的影响 .持续 2 6d观察 ,在偏低温与各湿度 ( 90~...
关键词:安徽瘟霉 桃蚜 流行病 环境因子 温湿度% 
温度与光照对安徽虫瘟霉产孢格局的影响被引量:9
《菌物系统》2000年第3期348-353,共6页李惠萍 冯明光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525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513
在不同温度(10~30℃)与光照(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组合条件下进行了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anhuiensis)离体产孢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适于安徽虫瘟霉产孢的温度为10~20℃,但以15℃最适,不仅产孢快和产孢量大,而且不受光照的...
关键词:安徽虫瘟霉 产孢格局 温度 光照 
安徽虫瘟霉菌株的强毒杀蚜效应与侵染速率被引量:8
《菌物系统》2000年第2期241-247,共7页许谦 冯明光 徐均焕 刘志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525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016
报道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anhuiensis)菌株F97028对挑蚜(Myzuspersicae)的强毒杀蚜活性。以7个孢子剂量(0.4~10.4个孢子/mm2)接种2~3龄若蚜(52~86头/剂量),连续观察7d所获数据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接种...
关键词:安徽虫瘟霉 桃蚜 毒力 侵染速度 生物防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