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I

作品数:43被引量:8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翁青项坤三黄献中林辛沈卫平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杭州凯莱谱精准医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现代临床医学》《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转换酶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人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3年第2期168-171,共4页严山 张学锋 田晓沂 李江津 庄凌 姜宜成 徐琢 
经典的。肾素m管紧张素(RAS)系统是肾眦的近球细胞分泌肾素,激活从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AGT),生成血管紧张素I.后者在m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作用下转变为m管紧张素Ⅱ。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分子遗传学 人类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I 细胞分泌 紧张素Ⅱ 转换酶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1年第5期468-469,共2页张宝荣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妇女妊娠时常见、特有的并发症。妊高征的发病率为9.4%,是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是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限速...
关键词: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水平变化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 患者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I 收缩活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动脉内膜损伤后增生的影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第5期724-726,共3页王晔玲 赵利华 张京平 暴淑英 
吉林省科技厅资助课题 (吉科合字第 990 5 81- 3号 )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captopril与血管紧张素 (Ang )的 AT1 受体拮抗剂 valsartan对损伤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以兔右颈总动脉内膜剥脱为实验模型 ,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captopril组及 valsartan组。captopri...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I 拮抗剂和抑制剂 血管内膜 损伤 增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高血压的发展与研究被引量:8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647-649,共3页张惠琴 胡雄伟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I 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 苯那普利 
雌鼠膀胱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研究——注射血管紧张素Ⅰ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的反应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年第10期639-640,共2页袁建峰 
关键词:间质性膀胱炎 膀胱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依那普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被引量:7
《中华内科杂志》1999年第6期422-423,共2页金兰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在过去数年有很重要的变化,因而改善了病人的近期和远期预后。60年代冠心病监护病房的建立,能早期检出致死性心律失常,并立即给予电除颤,挽救了数以千计的生命,使AMI的病死率从原来的30%下降...
关键词:心肌梗塞 血管紧张素I 治疗 应用 
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DD纯合型与脑血栓形成的关系被引量:2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212-213,共2页张进 吕善庆 孙晓江 陆磊 翁青 项坤三 
脑血管病(CVD)是引起成人尤其是老年人死亡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致残率极高。近年来逐渐认识到基因变异是CVD重要发病因素之一。我们在一组脑血栓形成(CBT)患者中进行ACE基因缺失/插入多态性研究,其目的为探讨ACE...
关键词:脑血栓 血管紧张素I 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糖尿病肾病与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22
《中华医学杂志》1997年第3期183-186,共4页吴松华 项坤三 翁青 林辛 李青 戴又坚 沈卫平 浦鎏 李杰 
明确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位点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及其肾脏合并症发病的关系。方法以ACE基因内含子16的一个287bp的Alu顺序I/D型为多态标志,用聚合酶链反应(...
关键词:糖尿病 肾病 血管紧张素I 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糖尿病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年第4期22-23,共2页孙纪新 王辅才 孙爱励 许顺江 吴待英 胡晓东 
血管紧张素Ⅱ(AT Ⅱ)是一种具强烈缩血管活性的多肽,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作用下由血管紧张素Ⅰ(+肽)转变而成.临床与实验早已证实血管紧张素Ⅱ在机体体液及血液动力学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的水...
关键词: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糖尿病患者 临床意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医学科学院 血管紧张素I 心钠素水平 血浆心钠素 脯酸 高滤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