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化

作品数:515被引量:149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福成吴开明刘和平胡宽辉刘斌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上海交通大学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22MnB5热成形钢奥氏体化时热镀Al-10%Si镀层组织的演化被引量:14
《金属学报》2017年第11期1495-1503,共9页袁训华 张启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07105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2BAJ13B03~~
利用SEM观察了22Mn B5钢在900℃不同奥氏体化时间下,热镀Al-10%Si(质量分数)镀层的微观组织变化情况,利用EDS和GD-OES分析了奥氏体化后热镀Al-10%Si镀层的元素分布。结果表明,22Mn B5钢奥氏体化前,热镀Al-10%Si镀层主要由纯Al、纯Si和...
关键词:22MnB5热成形钢 热镀Al-10%Si镀层 扩散 金属间化合物 Kirkendall效应 
加热速率对不同状态低合金高强钢Q&P处理后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机械工程材料》2016年第12期92-98,共7页刘赓 张深根 刘波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E13B01)
对冷轧态、淬火态、球化态三种低合金高强钢进行了奥氏体化阶段不同加热速率(5,300℃·s^(-1))下的淬火-配分(Q&P)热处理,研究了加热速率对其最终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奥氏体化阶段快速(300℃·s^(-1))加热对冷轧态钢...
关键词:淬火-配分(Q&P)钢 加热速率 奥氏体化 残余奥氏体 拉伸性能 
热处理工艺对Q&P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8
《金属热处理》2013年第10期1-4,共4页朱帅 邝霜 姜英花 康永林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F04B01)
淬火配分(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Q&P)热处理工艺处理的钢种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塑性配合。该热处理工艺涉及奥氏体化、淬火时马氏体形成、配分阶段的碳扩散和贝氏体相变。本文通过对实验室设计新型成分钢种进行Q&P热处理试验,分析了...
关键词:淬火配分 组织演变 奥氏体化 残留奥氏体 
Q-I-Q-T热处理新工艺下两种奥氏体化温度对60Si2CrVAT弹簧钢疲劳强度的影响被引量:2
《材料导报》2013年第8期81-84,共4页高卫星 梁益龙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E11B03);贵阳市重大专项((2009)筑科1合同字第1-4-3号)
研究了淬火-等温-再淬火-回火(Q-I-Q-T)热处理新工艺下两种不同奥氏体化温度对60Si2CrVAT弹簧钢疲劳强度的影响,得到新工艺显微组织为马氏体/贝氏体及少量薄膜状残余奥氏体的复相组织。结果表明:低温奥氏体化状态较高温状态,马氏体、残...
关键词:奥氏体化温度 疲劳强度 复相组织 热处理新工艺 
Q&P热处理工艺对C-Si-Mn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0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3年第3期104-107,共4页王建军 焦贵鹏 刘沿东 刘春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E13B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11040200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02062)
对C-Si-Mn冷轧低碳钢进行了淬火与配分(Q&P)处理。利用热膨胀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万能试验机、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研究了实验钢奥氏体化温度和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对相变组织的影响,并探讨了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随Q&P工艺中配...
关键词:Q&P工艺 奥氏体化 残留奥氏体 强塑积 
奥氏体化温度对Cr5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金属热处理》2010年第1期110-113,共4页李顺杰 杨弋涛 彭坤 金曼 邵光杰 
科技部支撑项目(2007BAE51B04)
研究了Cr5钢经(810-1050)℃×1 h油冷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提高,Cr5钢中的游离碳化物减少,细针状马氏体粗化,晶粒逐步长大。在930-950℃奥氏体化,淬火基体组织为隐针马氏体及弥散粒状M7C3型碳化物,且晶粒...
关键词:Cr5钢 淬火工艺 显微组织 碳化物 力学性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