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期间

作品数:401被引量:533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文清刘建国陆亦怀伍德侠王继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雾霾治理的偏好性——以奥运期间首钢搬迁为例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4年第2期70-72,共3页马冉 
中国在近些年的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经济转型计划——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这说明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对社会各方面进程均会产生影响的任务。但是,环境治理需要顶层设计和路径选择。本文主要以首钢搬迁为例,讨...
关键词:雾霾 偏好性发展 首钢搬迁 
华北火电厂脱硫对奥运期间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第3期598-605,共8页陈焕盛 吴其重 王自发 唐晓 徐文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0CB951800);城市气象科学研究基金(No.UMRF20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305121)~~
采用MM5-CMAQ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2006—2008年间华北火电厂脱硫工程实施对奥运期间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对比研究了脱硫前后华北地区二氧化硫(SO2)、硫酸盐气溶胶(ASO4)浓度及能见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华北火电厂脱硫可有效削减区...
关键词:电厂脱硫 SO2 硫酸盐 能见度 奥运会 
奥运前期与奥运期间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特征比较分析被引量:13
《环境科学》2013年第7期2512-2518,共7页张菊 欧阳志云 苗鸿 王效科 任玉芬 宋文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744)
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对北京市奥运前后(2008年6~9月)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进行连续监测,获得不同阶段PM2.5日平均浓度的动态特征,分析气象因素、人为控制管理措施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北五环的生态中心站点(RCEES)颗粒...
关键词:颗粒物 北京 奥运会 气象条件 日变化特征 
北京奥运期间气溶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32
《大气科学学报》2011年第6期683-687,共5页郭照冰 包春晓 陈天蕾 陈天 周飞 董琼元 林明月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9414);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201017);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项目(20080316);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0390/10CX006)
2008年7—10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采集气溶胶样品,用离子色谱进行水溶性无机离子分析,并对其组成、质量浓度变化特征、相关性及存在形式、来源解析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整个采样期间,SO42-、NO3-和NH4+是最主要的水溶性离...
关键词:气溶胶 水溶性无机离子 源解析 
奥运期间北京交通环境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特征研究被引量:17
《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第6期1144-1153,共10页杨柳 吴烨 郑轩 陈素华 宋少洁 庄子威 郝吉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521140077,50908121)~~
采用GC/MS测定了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期间(2008年8月)及非奥运时段(2008年6月、2009年8月)北京市北四环道路边PM2.5中12种优控PAHs含量,并应用特征化合物比值法对PAHs来源进行了识别.研究表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施期间PAH...
关键词:多环芳烃 细颗粒物 北京奥运 交通环境 
奥运期间北京PM_(2.5)、NO_X、CO的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2
《生态学报》2010年第22期6227-6233,共7页曾静 廖晓兰 任玉芬 张菊 王效科 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资助项目(KZCX2-YW-422)
为了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确保北京奥运期间空气质量良好,采取交通管制和工厂停工等临时减排措施改善北京空气环境,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使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在奥运前的综合治理措施中,已经对北京市的烟尘和粉尘排放控制起到了...
关键词:PM2.5 NOx CO 影响因素 北京奥运 
北京奥运期间大气细粒子谱与能见度、PM10质量浓度对比分析被引量:3
《光学学报》2010年第7期1931-1937,共7页王杰 刘建国 陆亦怀 刘文清 伍德侠 桂华侨 黄书华 刘世胜 程寅 陆钒 
国家863计划(2006AA06A302)资助课题
利用自行研制的大气细粒子谱分析仪、振荡天平、大气能见度仪和气象参数仪,对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的主场馆区域大气质量状况进行了连续在线测量。奥运期间粒子日平均数浓度变化表明,核模态粒子(5~20 nm)主要受气相成核过程的影响,数浓度...
关键词:大气光学 大气细粒子谱 能见度 PM10质量浓度 
奥运期间北京典型交通环境气态污染物特征及人体吸入剂量被引量:13
《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第2期281-286,共6页孔茜 吴烨 杨柳 杜譞 周昱 傅立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778100);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课题(No.08Y04ESPCT)~~
为了评估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机动车控制措施效果,对不同控制措施阶段北四环道路的气态污染物进行监测,并同步采集车流与气象信息.基于监测结果归纳气态污染物特征,分析控制措施的影响,并计算高峰小时与日间小时平均污染物人体吸入剂...
关键词:北京奥运 机动车控制 气态污染物 吸入剂量 
北京2008奥运期间PM_(10)的单颗粒形貌类型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10
《环境科学》2009年第12期3448-3454,共7页邵龙义 宋晓焱 刘君霞 周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065);澳门科技发展基金项目(023/2006/A);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70290007)
采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大气PM10和PM2.5样品,计算质量浓度,得出奥运会期间大气污染水平.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对PM10和PM2.5的形貌特征和粒度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应用质粒DNA评价法研究了奥运会期间PM10样品的生...
关键词:奥运会 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 形貌特征 生物活性 北京 
奥运期间北京某工业区排放通量的车载被动DOAS遥测研究被引量:3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9年第5期341-346,共6页李昂 谢品华 窦科 刘宇 刘文清 刘建国 
国家863计划(2006AA06A303)资助项目
利用车载被动差分吸收光谱遥测技术,对奥运期间北京市某大型钢铁厂所在区域内的SO_2和NO_2排放通量进行了测量.观测结果表明奥运会赛时该区域SO_2和NO_2排放通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1ton/h和1.0 ton/h,并通过对比表明车载被动DOAS与其它仪...
关键词:被动差分吸收光谱法 北京奥运会 区域污染源 排放通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