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土著

作品数:151被引量:11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谢雱杨洪贵汪诗明陈琪左茜茜更多>>
相关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社科联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澳大利亚土著“女童中心项目”实施成效探析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61-65,70,共6页刘丽平 靳慧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西部民族地区女童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研究(BKA130099)"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为了提高土著人的社会地位,澳大利亚政府在推动民族和解进程中特别关注土著人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女童教育问题。史密斯家族联合社区在澳北区的艾利斯斯普林斯镇公立中学实施"女童中心项目"来帮助土著女童完成12年的教育,让其继续升学或...
关键词:女童教育 女童中心项目 澳大利亚 
《卡彭塔利亚湾》的澳大利亚土著生态智慧解读
《山花(下半月)》2015年第11期159-160,共2页彭旭 
西华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澳大利亚土著自传体文学的发展与变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澳大利亚生态文学传统与演变研究”(SC13B076);西华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重点学科(LZXW405-11-1)项目
2007年,澳大利亚土著女性作家亚历克西斯·赖特凭借小说《卡彭塔利亚湾》成为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二个获得迈尔斯·富兰克林奖的土著作家。澳大利亚文学界沸腾了,不仅因为赖特所呈现出来的土著叙事视角新奇而缤纷,更由于赖特采用土著神...
关键词:彭塔 利亚 土著民族 赖特 生态智慧 叙事视角 环境恶化 政治诉求 著作家 矿业生产 
《我的位置》的澳大利亚土著生态理想解读被引量:1
《鄱阳湖学刊》2015年第4期103-107,共5页彭旭 
西华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预研项目"澳大利亚土著自传体文学的发展与变迁"(Y1411100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澳大利亚生态文学传统与演变研究"(SC13B076);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澳大利亚女性作家生态意识和生态书写研究"(14SB0092)的阶段性成果
澳大利亚土著女作家萨莉·摩根的作品《我的位置》,通过主人公探寻家族起源和历史之旅,揭示出澳大利亚土著民族与澳洲生态环境与生俱来的紧密联系。即使是在被奴役的时代,澳大利亚土著人民从来没有忘记坚持人与自然界共存共生的平等关系...
关键词:澳大利亚土著文学 生态批评 生态智慧 
1920-1960年代澳大利亚土著争取公民权的运动被引量:7
《史学月刊》2013年第10期86-95,共10页汪诗明 王艳芬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种族和解之路--澳大利亚原住民问题研究"(09BSS018)的总结性成果之一;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和江苏省重点学科"世界史"的资助
英国的殖民征服与统治剥夺了澳大利亚土著应有的公民权地位,使得"第一民族"长期处在一个备受欺凌的社会境地。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土著争取自身权益尤其是公民权的运动也从未止歇过,并从1920年代起进入一个有组织领导的阶段。在近半个世纪...
关键词:澳大利亚 土著 全民公决 公民权 
澳大利亚土著保护政策评述被引量:3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73-80,共8页杨洪贵 
国家社科基金后续资助项目(11FSS011)
澳大利亚土著保护试验始于19世纪30年代。随着殖民过程的完成,19世纪6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各殖民地(州、领地)相继颁布法律,建立土著保留地或布道所,任命土著保护官或组建保护委员会,救济和控制土著居民,全面确立土著保护政策。保护政策...
关键词:澳大利亚土著 保护政策 控制 隔离 
打破沉默,倾诉心声——评澳大利亚土著作家萨莉·摩根的《我的位置》被引量:2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64-65,69,共3页冯雷 向晓红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澳大利亚妇女小说研究"(课题编号:W07211062);澳大利亚澳中理事会资助课题的成果之一
本文以萨利.摩根的《我的位置》为例,试图分析土著人是如何在寻找自己家园的道路上历经沉默、彷徨、好奇、言说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文章分别对小说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对待其土著身份和土著历史的态度进行了讨论,指出土著民族在经历了殖民...
关键词:澳大利亚土著 萨利·摩根 《我的位置》 沉默 言说 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