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再狭窄

作品数:496被引量:1338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宋存先温进坤杨菁韩梅邱志兵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心血管病学进展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血小板-粒细胞”聚集体与血管再狭窄被引量:1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4年第1期63-66,共4页龚丽莎 胡厚源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9AA02Z115);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2013ZX09103003-001)
血管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两个重要原因。"血小板-粒细胞"或"粒细胞-内皮细胞"聚集体的形成促进了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现以"血小板-粒细胞"聚集体在血管再狭窄中的作用和机...
关键词:“血小板一粒细胞”聚集体 再狭窄 炎症反应 
超声微泡携带基因治疗血管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年第3期396-400,共5页王沛 张平洋 
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是当前介入治疗面对的一大难题。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用于治疗血管再狭窄的基因,然而由于缺乏安全高效的转运方法,基因治疗的实际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现将介绍超声微泡介导基因转运技术,并讨论利...
关键词:再狭窄 微泡 基因治疗 超声波 
平滑肌细胞基因治疗血管再狭窄的新进展被引量:1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年第5期753-756,共4页韩伟 刘闺男 
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再狭窄形成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从不同目的基因及转录因子诱骗策略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来针对平滑肌细胞的基因治疗,重点介绍了诱骗治疗策略的原理、特征、应用及前景,并对载体的选择和输送转染方式进行了回顾,...
关键词:基因治疗 再狭窄 平滑肌细胞 诱骗策略 
反义治疗抑制再狭窄被引量:4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第5期334-337,共4页周俊 戚文航 
血管再狭窄是心血管治疗领域的热点及难点 ,发生机制包括血管弹性回缩、血栓形成、血管重构和内膜增生。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在其病理形成中起关键作用。靶基因的硫代磷酸化寡核苷酸通过杂交依赖反义、G quartetaptameric、非G quartet...
关键词:血管再狭窄 反义治疗 平滑肌细胞 硫代磷酸化寡核苷酸 发生机制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心血管病 
p38MAPK与血管再狭窄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第3期223-225,共3页任澎 
关键词:P38MAPK 血管再狭窄 血管平滑肌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心血管疾病被引量:4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年第1期43-47,共5页白江涛 陆凤翔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是一种含有锌离子的内源性蛋白水解酶 ,能降解心血管系统的细胞外基质成分。正常心肌组织中 ,MMPs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 ,在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MMPs的表达及活性增强 。
关键词:基基金属蛋白酶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 充血性心衰 血管再狭窄 
血管转基因与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年第1期38-40,共3页刘建平 
关键词:血管转基因 球囊损伤 血管再狭窄 血管疾病 基因治疗 
血管内照射防止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
《心血管病学进展》1999年第2期112-114,共3页肖明星 王迎选 
自Gruentzig等于20年前首次报道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疾病以来[1],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应用日趋普及。仅美国每年就开展达40万例次。但PTCA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高达30%...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形术 血管再狭窄 防止 血管内照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