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

作品数:361被引量:5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韩占文邓昭镜徐仁新胡景耀程再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恒星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T CrB再发新星的全球监测:基于协作的公众科学项目
《天文爱好者》2025年第3期64-67,共4页高伊星 赵经远 
北冕座T(T Coronae Borealis,后文使用其英文简称T CrB)是一颗备受关注的再发新星,其历史上的四次爆发事件为研究恒星演化和爆发机制提供了重要数据。研究人员预测T CrB可能在2025年前后再次爆发,这一预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关键词:恒星演化 再发新星 爆发机制 北冕座 白矮星 爆发事件 全球监测 
致密天体科学进展
《现代物理知识》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袁海龙 张昊彤 
致密天体,宇宙中一类非常特殊的天体,它们具有极高的物质密度,是恒星演化末期的最终形态,包括以电子简并压力支撑的白矮星、以中子简并压力支撑的中子星、内部状态目前还无法探知的恒星级黑洞,等等。这些致密天体,往往具有极端的密度、...
关键词:致密天体 恒星演化 白矮星 恒星级黑洞 光谱巡天 中子星 物理环境 科学进展 
钱德拉塞卡:不屈不挠的“间天”人
《太空探索》2024年第3期72-73,共2页幻棠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不是在短时间内匆匆形成的,而是在漫长时间内不断思考积累的结晶,无数杰出的科学家都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有一位科学家帮助我们对恒星的最终宿命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个人就是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在钱德拉塞卡...
关键词:白矮星 钱德拉塞卡 恒星 不屈不挠 宇宙 科学家 
年迈恒星在核能耗尽冷却后会变成一颗“钻石星球”
《海外星云》2023年第9期80-83,共4页
当我们仰望夜空,星星看上去就像是切割过的珠宝,在天鹅绒般黑暗的夜空中闪闪发光。而对于这些星星中的一部分来说,它们确实是真的“钻石”当某种类型的死星冷却时,它会逐渐变硬并结晶。白矮星是一种已经耗尽了核燃料的恒星,它们的质量...
关键词:白矮星 恒星 演化过程 钻石 天鹅绒 耗尽 太阳 
新闻速递
《天文爱好者》2023年第9期20-25,共6页赵冬瑶 
1.发现首颗双面白矮星一个天文学家团队在例行利用巡天数据寻找死亡恒星的残骸白矮星时,他们偶然发现了来自一颗白矮星的奇怪信号。经过多次验证后,结果令研究人员大吃一惊:他们首次发现了一颗两面截然不同的白矮星,其一侧大气由氢组成...
关键词:白矮星 巡天 新闻速递 恒星 天文学家  
数字
《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2023年第4期7-7,共1页
截至2022年,全球10岁及以上的人口中,有3/4拥有手机。其中,全世界75%的青年(15~24岁)能够使用互联网。科学家们确定,银河系中最古老的恒星,是一颗距离地球90亿光年的白矮星,该星及绕其运行的行星系统的残骸已有超过100亿年的历史。
关键词:白矮星 行星系统 银河系 恒星 科学家 
星核旋转会变慢?
《环球科学》2023年第5期92-92,共1页斯蒂芬妮·帕帕斯 赵剑琳(翻译) 
科学家发现,恒星的隐藏内层中互相放大的磁场和湍流减缓了恒星核心的旋转。当恒星诞生时,它的核心会随质量增加而不断收缩。当恒星死亡时,由于燃料耗尽,核心会再次收缩,并开始缩成白矮星、中子星,甚至是超新星爆炸中的黑洞。在这两种情...
关键词:超新星爆炸 白矮星 中子星 黑洞 恒星 收缩 旋转 
死亡恒星吞噬行星
《大自然探索》2023年第2期24-27,共4页刘安立(编译) 
某些恒星在死亡后会变成白矮星。恒星的死亡悸动非常猛烈,因此天文学家推测白矮星会吞噬自已的行星系统(其中包含多颗行星),但这种推测一直没有被证实。最近,天文学家宣布首次观测到白矮星吞噬的对象不仅有岩石一金属类物质,而且包括含...
关键词:白矮星 恒星 行星系统 天文学家 首次观测 吞噬 岩石 
X射线下的白矮星“进餐实录”
《天文爱好者》2023年第2期52-55,共4页郭金承 
随着开普勒望远镜(Kepler)和凌星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的成功运行,目前确认的系外行星已超过五千,证实了系外行星普遍存在于太阳系外的恒星系统中。与此同时,白矮星的行星系统研究近年来也开始变得活跃。
关键词:系外行星 白矮星 开普勒望远镜 行星系统 恒星系统 巡天 X射线 凌星 
云南天文台双白矮星星族研究取得进展
《高科技与产业化》2023年第2期44-44,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团组博士李振威等利用最新得到的物质交换稳定性判据,并结合双星星族演化模型,探索了银河系内双白矮星星族的物理性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与天体物理》(Astronomy&Astrophysics)上。
关键词:云南天文台 白矮星 恒星演化 星族 中国科学院 稳定性判据 物质交换 天体物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