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底板病

作品数:62被引量:12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巧真何建国彭民毅翁少萍姚金水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集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水产》《科学养鱼》《中国动物保健》《淡水渔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科研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渔业致富指南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鳖类白底板病的防治方法被引量:2
《渔业致富指南》2019年第10期48-49,共2页巫一安 
在集约化养殖,特别是工厂化快速养鳖中,鳖病的发生十分严重,往往会造成重大损失。对于鳖病的防治,需要采取以防为主、中西结合,重视构建良好生态环境,提高饲料质量,搭配新鲜饲料的综合方式加以解决。下面谈谈鳖类白底板病的防治方法,供...
关键词:白底板病 电解多维 维生素 保肝灵 防治方法 
甲鱼白底板病的防与治
《渔业致富指南》2010年第16期46-47,共2页
全国许多地区发现了甲鱼白底板病.并由此导致甲鱼大量死亡。有人认为是细菌性疾病,有人认为是病毒病,于是人们采用大量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但收效甚微。
关键词:白底板病 甲鱼 细菌性疾病 抗病毒药物 大量死亡 病毒病 抗菌素 
注意防范已出现的一种暴发性鳖病
《渔业致富指南》2005年第19期7-7,共1页王毅 
关键词:暴发性 鳖病 防范 防治效果 预防为主 白底板病 死亡时间 外观表现 健康种苗 
甲鱼白底板病及防治措施
《渔业致富指南》2003年第20期48-49,共2页夏季 王大鹏 
白底板病又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和病毒诱发机体白血症的一种疾病,具有流行广、传播速度快、暴发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一般流行于6—8月、水温25℃—30℃,特别是连绵阴雨天以后;主要发生于温室养殖后期和出棚后转...
关键词:甲鱼 白底板病 防治 症状 病因 水质 肥度 品种选择 鳖池轮养 休养 
甲鱼白底板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
《渔业致富指南》2003年第14期40-40,共1页田文瑞 
甲鱼白底板病也叫失血性肠道坏死症。 通常发病的症状特征是: ①发病的甲鱼大多是150g以上的大规格甲鱼;②前期吃食旺盛,突然停食并发病;③从温室移到外塘的甲鱼最易发病;④底板失血变白;⑤肠道失血变白或充血或有瘀血;
关键词: 甲鱼 白底板病 发病原因 防治 症状 
浅析中华鳖白底板病的发病原因及其预防和药物治疗
《渔业致富指南》2003年第7期43-45,共3页王国良 
中华鳖白底板病(亦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病),是近几年来对中华鳖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控制,如不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可造成大面积死亡。该病主要危害150g以上规格的个体,发病初期,鳖体表无明显症状,只是腹甲略呈...
关键词:中华鳖 白底板病 发病原因 病原 预防 药物治疗 
中华鳖红底板病和白底病病原及组织病理
《渔业致富指南》2000年第23期40-41,共2页翁少萍 叶巧真 何建国 王晓红 张帮杰 叶普仁 梁仁杰 潘雷 
本文研究了红底板病和白底板病病原和组织病理。
关键词:白底板病 红底板病 中华鳖 病原 组织病理 研究 
中华鳖白底板和红底板病的成因揭示
《渔业致富指南》2000年第1期12-12,共1页艾红春 
近年来.中华鳖白底板和红底板病在全国许多地区暴发流行,给养鳖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广东省东莞市水产局等专家研究中华鳖白底板和红底板病致病性.经研究认为.中华鳖白底板病的致病的成因主要病源为...
关键词:红底板病 中华鳖 白底板病 养鳖 病源菌 致病性 水产 暴发流行 细菌 病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