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

作品数:252被引量:608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振凌刘博毛淑杰王孝涛李先端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乌头之毒性解读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第19期22-22,共1页祝之友 
附子、川乌、草乌、白附子均为有毒之物,当慎用,清·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子项载:"凡有毒之物,性寒者少,性热者多。寒性和缓,热性峻速,入于血气之中,暴烈性发,体力不支,脏腑娇柔之物,岂能无害,故须慎用之。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解读 毒性 乌头 白附子 徐大椿 慎用 
白附子饮片(药材)鉴别要点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第15期69-69,共1页祝之友 
1.禹白附本品在历史上,以河南禹州为集散地而故名,又形如鸡心,故又名曰"鸡心白附"(经验鉴别要点)。饮片鉴别要点:一般已刮去粗皮,饮片皮部黄白色,表面白色,富粉性,无嗅,味淡,麻辣刺舌。2.关白附本品《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为"...
关键词:鉴别要点 河南禹州 皮部 关白附 白附子 去粗皮 中国药典 粉性 瘤状突起 小点状 
白附子古今应用演变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第14期61-61,共1页祝之友 
目前国内以"白附子"之名入药有两种,即天南星科植物禹白附和毛茛科植物关白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收载:关白附,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Levl.)Raipaics的干燥母根,即子根;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
关键词:白附子 关白附 天南星科植物 黄花乌头 禹白附 ACONITUM 毛茛科植物 母根 即子 本草乘雅半偈 
临床上如何判定和选用白附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第10期102-102,共1页祝之友 
两种白附子均能祛风痰解痉但禹白附毒性相对较,小功效偏重于解毒散结现已作为白附子正品广泛应用,;而关白附毒性较大,功,效偏于散寒止痛,现已较少应用,但临床中,药房常两药相混用,应引起注意。
关键词:白附子 临床 解毒散结 散寒止痛 禹白附 关白附 毒性 应用 
焦树德经验方——牵正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第12期93-93,共1页
白附子50g,白殭蚕50g,全蝎50g,上药共为细末,每服6g,黄酒调服。主治中风(发病突然)口眼歪斜,半边脸面瘫痪,口不能撮,鼻唇沟歪斜不正,一侧嘴角下垂,一只眼不能闭合,全身更无其它症状者,即西医所谓颜面神经麻痹。
关键词:牵正散 经验方 焦树德 颜面神经麻痹 口眼歪斜 白附子 鼻唇沟 
几种易混淆中药饮片的鉴别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第10期85-85,共1页王华 
1枳实与青皮 枳实为芸香料小乔木酸橙、香橼、玳玳花或枳的未成熟幼果入药。外部黑褐色或褐色,淡褐色或黄褐色。功能:破气行痰、散积消痞。
关键词:中药学 中药鉴定学 枳实 青皮 白附子 天南星 桂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