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假丝酵母

作品数:444被引量:100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朝晖刘志春马廉兰张旭项明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昆明医科大学山东大学赣南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微生物与感染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早期白假丝酵母血流感染大鼠模型的血浆代谢组学分析被引量:2
《微生物与感染》2019年第1期30-38,共9页童译庆 王秋月 李康馨 周子阳 方阳欣 唐建国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201540136);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8411950600)
为探寻白假丝酵母(又称白念珠菌)早期感染的血浆代谢标记,采用尾静脉注射白念珠菌方法建立大鼠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将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白念珠菌组,每组10只。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感染 代谢组学 质谱 大鼠模型 
白假丝酵母与细菌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与感染的关系
《微生物与感染》2018年第2期122-128,共7页孔雯娜 吴文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2032);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PWZXK 2017-09);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17BR032)
人体内定植着数目庞大、结构复杂的细菌及真菌等微生物群,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既往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菌或真菌的某个单一物种,但最近研究表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更好地理解体内的微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白假丝酵母(又称...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 细菌 相互作用 感染 
白假丝酵母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微生物与感染》2015年第6期390-394,共5页张金凤 郭大文 
白假丝酵母(又称白念珠菌)感染位居真菌感染的首位,由于广谱抗生素和皮质激素广泛应用、创伤性器械检查使用增加、免疫力低下患者增多,其发病率日趋增加,且病死率高、预后差,因此早期准确筛查白念珠菌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至关重要。分子...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 基因分型 多位点序列分型 
BDSF抑制临床白假丝酵母菌丝生长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微生物与感染》2015年第4期247-251,共5页徐振华 廖勇 李梦 廖万清 翁丽星 汪联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409)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抗真菌药物广泛应用,白假丝酵母(又称白念珠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由酵母相转变为菌丝相是白念珠菌致病的一个必要过程,抑制菌丝形成可控制其感染。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BDSF(顺十二碳-2-烯酸)可抑制这一形态的转变...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 BDSF 氟康唑 
BDSF对白假丝酵母体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微生物与感染》2012年第1期44-49,共6页周阿峰 汪联辉 翁丽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813010)
白假丝酵母(又称白念珠菌)是人体重要的条件致病真菌。在正常人体中,白假丝酵母是一种无害共生真菌;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白假丝酵母可引起假丝酵母病,轻者可导致黏膜感染,重者可发展为系统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白假丝酵母从酵母相至菌...
关键词:BDSF 白假丝酵母 形态转变 酵母相 菌丝相 
白假丝酵母活性代谢物种类及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与感染》2011年第2期108-112,共5页王慧 曹颖瑛 李燕 谭光国 朱臻宇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6ZR14112)
白假丝酵母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研究其生物机制有重要意义。代谢物作为生物体基因表达的终产物,对其种类和含量的研究可作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重要补充。本文综述了目前研究中所发现的与白假丝酵母形态学和应激相关的代谢物种类和...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 代谢物 分离分析技术 
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的跨界相互作用被引量:5
《微生物与感染》2010年第3期171-175,共5页陈佳 宋建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189)
铜绿假单胞菌和白假丝酵母(又称白念珠菌)这两种条件致病菌可共存于人体。两者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即跨界相互作用。铜绿假单胞菌抑制白念珠菌形态转换,抑制其生物膜形成并毒杀其菌丝;白念珠菌则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绿脓素形成并抑制其...
关键词:白假丝酵母 铜绿假单胞菌 跨界相互作用 群体感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