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病

作品数:113被引量:12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增智栾丰刚李佳丽杨慧廖富蘋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广东蚕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家蚕白僵病抗性检测平台的建立
《广东蚕业》2016年第2期14-16,共3页邢东旭 李庆荣 肖阳 叶明强 杨琼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A04040403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编号:201434)
为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可靠的家蚕白僵病抗性检测方法,通过对抗性检测过程中病原制备、家蚕选择、浸浴攻毒、数据调查等主要技术环节制定具体操作标准,建立起以浸浴攻毒为核心的抗性检测技术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较好,3个...
关键词:家蚕 白僵菌 抗性 检测平台 抗性检测 
控温控湿技术在规模化小蚕共育中防治白僵病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广东蚕业》2013年第2期31-33,36,共4页唐亮 石美宁 潘志新 朱方容 胡文娟 黄旭华 黄深惠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挂科攻1123002-5)
规模化小蚕共育中,单纯的利用药物已难以满足白僵病防治要求,而恒温控湿技术恰好可以满足其防治白僵病的需要。本研究表明,当蚕室温度控制在29℃±1℃,相对湿度低于80%,辅以空气消毒,可达到显著的白僵病预防和治疗效果,对3龄蚕的治愈率...
关键词:白僵菌 家蚕 控温控湿 小蚕共育 治愈 
桑蚕白僵病的发生与应急处理措施
《广东蚕业》2013年第1期11-12,共2页黄俊荣 李红 陈海佺 
文章阐述了桑蚕僵病的种类及发病规律,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蚕桑生产技术工作的积累,提出僵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措施,对养蚕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桑蚕 僵病 防治措施 
控温控湿防治白僵病技术在小蚕共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4
《广东蚕业》2011年第3期12-14,共3页唐亮 石美宁 黄深惠 朱方容 黄旭华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0100010-5)
白僵菌有极广的寄主范围,是防治森林害虫的重要生防菌。如何防止家蚕被感染,是蚕业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广西小蚕共育批次多且重叠,造成防治的难度大,凸显出单纯依赖药物消毒防治白僵病的局限性。本文就通过调节共育室的温湿...
关键词:白僵菌 家蚕 小蚕共育 控温控湿 
我省上半年部分地区白僵病爆发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
《广东蚕业》2003年第3期1-5,共5页廖富蘋 徐兴耀 
今年上半年省内部分县市急报在一些蚕桑主产区出现大范围的白僵病,有些甚至是全村爆发。根据对部分县市村镇和蚕农的初步调查了解,这些地区的白僵病确实来势凶猛、发病急、受害面积大、为害程度深,给蚕农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
关键词:广西  白僵病 爆发原因 发病规律 病原 气候条件 应对措施 
化州市那务镇1997年僵病多发原因及其对策
《广东蚕业》1998年第2期8-10,共3页廖富蘋 谢特新 王叶元 张学武 张永文 彭许增 李冠 吴华胄 彭良康 
1997年夏秋期间,化州市那务镇蚕桑生产发生较严重的真菌病。7月上旬,不少蚕户发生白僵病,不论是大蚕户还是小蚕共育专业户,各龄均有发生,尤其在迟眠蚕中。据笔者现场考察,主要为黄僵病(与白僵菌同属同种,只是血清型不同,病程则比白僵病...
关键词:化州市 黄僵病 白僵病 由软变硬 小蚕共育 对策 真菌病 曲霉病 白僵菌 相对湿度 
新蚕药复方抗菌增茧素和消毒净在我县的实验与推广情况
《广东蚕业》1993年第1期10-13,共4页吴厚就 
近年来由我省有关科研单位所研制的新蚕药复方抗菌增茧素和新型的养蚕消毒药剂——消毒净,90年下半年开始于我县农村养蚕生产进行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通过宣传,这两种新药物已经在我县迅速地推广应用。一、复方抗菌增茧素的实验...
关键词:蚕药 蚕白僵病 蚕病 脓病 养蚕生产 秋期 消毒药剂 蚕户 推广情况 新鲜石灰粉 
家蚕微粒子病研究文摘
《广东蚕业》1992年第4期54-56,共3页万国富 章新愉 
关于在印度karntaka地区蚕病的发生率进行了三年的调查,调查最初是在1983年3月在五个地方进行的,在调查过程中,有3032组不同的蚕业专家用30286个幼虫标本(都已感病)对血液和中肠涂片中不同病原体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表明,细菌病具有很...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 质型多角体病 核型多角体病 蚕病 白僵病 原虫病 家蚕微粒子虫 中肠 蚕微粒子 显微镜检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