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叶甲

作品数:15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卫国孙元凯王铁王桂梅孙钦发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省泉阳林业局安图森林经营局新疆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甘肃农村科技》《新农村(黑龙江)》《安徽林业》《吉林林业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白杨叶甲的防治方法
《现代化农业》2019年第10期7-8,共2页马明臣 
白杨叶甲属鞘翅目食叶害虫之一,成、幼虫期均能取食危害杨、柳树,严重时常将树叶全部吃光,造成枯梢甚至整株死亡。文中简述了白杨叶甲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白杨叶甲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杨梢叶甲和白杨叶甲的发生与防治
《现代农村科技》2015年第18期27-27,共1页吴军彰 扶廷国 
本文通过对杨梢叶甲和白杨叶甲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介绍,总结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杨梢叶甲 白杨叶甲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白杨叶甲发生及防治技术被引量:1
《农村科技》2014年第6期39-40,共2页蔺国仓 宁成博 任向荣 
白杨叶甲主要以成、幼虫危害多种杨树及柳树。幼龄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及叶脉;3龄后取食叶缘,使叶缘缺失。杨树叶片受害后,叶及嫩梢分泌油状粘性物,不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最终导致杨树死亡。一、形态特征1.成虫成虫体长12~15毫米,...
关键词:白杨叶甲 种杨树 叶缘 金属光泽 成虫体 朱红色 形态特征 紫蓝色 幼虫危害 羽化成虫 
白杨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1
《防护林科技》2013年第3期35-36,共2页武一伦 
白杨叶甲(Chrysomela populi Linnaeus)是凌源地区苗圃和幼林常见的害虫,经常猖獗成灾,影响树木的健康生长。文章介绍了白杨叶甲在凌源地区的发生规律、生物学特性及为害特点,提出了该虫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白杨叶甲 生物学特性 防治技术 
白杨叶甲的防治方法
《新农村(黑龙江)》2013年第16期299-299,共1页冷知 斗拉太 才项东知 
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使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在森林的自然灾害中,除火灾外,病虫害的为害是最为严重的.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森林虫害约为2300余种,森林病害约为500余种,病虫害不但能直接使林木枯...
关键词:白杨叶甲:防治方法 
白杨叶甲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治技术被引量:1
《吉林林业科技》2012年第1期30-32,共3页杨斌 王桂梅 张伟 田云 王志明 王海峰 孙钦发 
白杨叶甲在吉林省延吉市1 a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内越冬。翌年5月中旬上树危害杨树树叶,6月中旬后新孵化的幼虫开始危害杨树树叶。利用48%乐斯本乳剂1 000倍液常量喷雾防治成虫和利用1 500倍液常量喷雾防治幼虫,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0.6%和94...
关键词:白杨叶甲 生物学特性 化学防治 
灭幼脲对白杨叶甲的防治效果被引量:3
《吉林林业科技》2011年第3期51-52,共2页刘洪军 范立佳 
白杨叶甲是危害杨、柳树的主要叶部害虫之一。利用25%灭幼脲3号进行喷雾防治,室内以2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死亡率达到75.0%,校正死亡率达到73.68%;野外以1 000倍液为佳,虫口减退率为75.85%,校正减退率为74.78%。
关键词:灭幼脲 白杨叶甲 防治效果 
苦参烟碱烟剂对白杨叶甲的防治效果被引量:5
《吉林林业科技》2011年第2期56-56,59,共2页禚伟华 闫若皎 孙元凯 王铁 李守花 孙卫国 
在白杨叶甲的幼虫期和成虫期,利用苦参烟碱烟剂按20 m×20 m 1 kg进行放烟防治,防治死亡率为94%,防治效果显著。
关键词:苦参烟碱烟剂 白杨叶甲 防治效果 
白杨叶甲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被引量:1
《河北林业科技》2010年第2期38-38,共1页李秀梅 
白杨叶甲在河北省平泉县1a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下和表土内越冬,4月中旬杨树发芽时开始上树取食危害,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上旬卵孵化为幼虫,6月初开始化蛹,6月10日左右出现第1代成虫。6月下旬出现第2代卵,7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7月...
关键词:杨树 白杨叶甲 生物学特性 防治 
白杨叶甲的防治技术被引量:1
《安徽林业》2007年第3期45-45,共1页孙瑞 王志新 
阜南县把杨树作为主要造林树种在全县推广,以每年5~10万亩的栽植面积迅猛发展。但是,由于树种单一,造成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特别是1~5年生幼树受害较重。2003年,新村镇进行白杨叶甲防治技术实验,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防治技术 白杨叶甲 造林树种 栽植面积 阜南县 病虫害 杨树 幼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