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榆种源

作品数:11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董健田志和张富治刘颖张飞宇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怀仁县农业局宁夏农林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林业科技》《林业科技》《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吉林林业科技》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白榆种源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285-287,共3页吴广彪 孟明 张富治 
朔州市林科所试验地内在于 1990~ 2 0 0 0年 ,对全国 42个白榆种源进行了试验研究 ,通过分析确定了故原、五原、巍县、获加、杞县、集宁、霍邱、文登为最佳种源 。
关键词:白榆 种源 调拔区 榆树 
吉林省中西部白榆种源试验研究报告
《吉林林业科技》1996年第4期20-25,共6页张玉起 王福祥 胡连秋 周海文 刘勤良 王志刚 景德镇 
经过13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白榆种源子代间多项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增产幅度较大,公顷蓄积可比对照种源提高65%以上;种源子代间随着地理、气候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变异规律性;提出了白榆种源区划、最佳种源区和最佳种源;...
关键词:白榆种源 试验 吉林省中西部 
白榆种源地理变异的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372-377,共6页田志和 董健 王喜武 
对我国白榆(Ulmus Pumila L.)分布区的48个种源点的10年生白榆生长及遗传变异性进行了偏相关、多元回归分析等,结果表明,我国自然分布区的白榆群体有极大的遗传异质性,通过种源选择材积平均遗传增益率达34.5%。白榆的主要性状表现为渐...
关键词:白榆 遗传变异 种源 地理变异 
白榆种源多指标综合排序的研究被引量:1
《宁夏农林科技》1993年第5期18-20,共3页马国骅 孙德祥 刘颖 张飞宇 
在白榆种源试验的研究中,我们就白榆全分布区36个种源,在11个变量上进行了分类研究.根据种源的子代生长表现情况选择生长比较好的种源,也是种源试验的目的.子代生长情况是一多指标问题,就应用多指标的数学方法对其加以研究,以避免利用...
关键词:白榆 品种 种源 
不同白榆种源胸径生长量的灰色预测被引量:1
《内蒙古林业科技》1992年第3期31-34,共4页余伟莅 
关键词:白榆 种源 胸径生长量 预测模型 
白榆种源的试验研究
《林业科技》1991年第3期5-8,共4页朴顺伊 
根据全国30个白榆种源的生长性状、形态性状、适应性变异资料的主分量分析(PCA)和系统聚类的综合分析,将参试种源划分为3个类群。并对9年生白榆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进行方差分析和材积的显著性检验(LSR),选出适合于当地的最佳种源,...
关键词:白榆 种源 试验 
白榆种源及其家系配合选择的研究
《山东林业科技》1991年第2期23-26,共4页魏玉仁 李峰 张法坤 曹仝章 
通过对全国36个白榆种源276个白榆家系的种源选择和种源——家系配合选择试验,证明种源间生长量存在差异,种源选择是提高白榆造林质量的重要途径;山东种源尤其充州种源表现较好,鲁西南地区为山东省白榆优良种源区。
关键词:白榆 种源 家系配合 选择 研究 
白榆种源的造林试验
《新疆林业》1990年第5期32-35,共4页赵春友 陈炼彪 谢奇 
本试验为了解白榆种内地理种源遗传变异的幅度和模式,作为划分类型和种源区的种子调拨依据,鉴定种源间及种源内个体间的差异,为选择最优种源类型及单株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发掘、保存白榆基因资源,丰富本地区基因库的一个重要手段。 ...
关键词:白榆 造林试验 基因资源 林科所 早期筛选 优良个体 划分类型 遗传变异 察布查尔 苗田 
白榆种源和种源内家系综合选择及早期选择的研究被引量:2
《辽宁林业科技》1990年第2期3-5,共3页田志和 董健 
本文评价了1981年在庄河县营造的白榆种源和种源内家系试验林的遗传变异规律。种源选择比种源内家系选择潜力大。在同一个大种源区内进行种源和种源内家系的综合选择,遗传增益树高为12.7%,胸径为11.3%。采用连年生长量的比较,遗传与表...
关键词:白榆 种源 综合选择 选种 家系 
白榆种源的地理变异和基因型稳定性被引量:6
《林业科学研究》1989年第4期334-343,共10页白榆种源研究协作组 
本文报道了在14个试验点所作46个种源的地理变异和生态稳定性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白榆种源间存在着极大的异质性。生长力随纬度方向呈渐变模式,分布区南部黄淮流域的种源生长快,分布区北部各种源生长慢。试验点生境的优劣,对白榆生长影...
关键词:白榆 种源 林木 遗传 稳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