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

作品数:563被引量:31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水萍谢晶段怀清朱寿桐杨劼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湖南女子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浅谈萧统评陶渊明诗赋的“白璧微瑕”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2期14-16,共3页李卓霏 
陶渊明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诗文虽有流传而无著录,虽有咏颂而无文书。梁昭明太子萧统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学。他是陶渊明跨时空的伯乐,正是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让后人有了解、赏析其诗文的...
关键词:陶渊明 白璧 《闲情赋》 萧统 微瑕 
论胡先骕译介《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的动因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4期64-65,共2页李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际人文主义”的双重跨文化实践:白璧德与学衡派的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7YJC751017)阶段性成果。
1921年,白璧德参加留美中国学生会东部会的夏季年会,并发表了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West的演讲。在演讲中,他首次提出“国际人文主义”的构想。然而有趣的是,这篇白璧德生平最重要的演讲稿却不是由其门下弟子译出,而...
关键词:白璧德 国际人文主义 胡先骕 教育 
梁实秋文学批评中的文化错位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4期169-170,共2页杜越 
众所周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禁锢和干扰,对梁实秋的研究与定位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一大疏漏与盲点,有关于梁实秋的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因为文艺上的拨乱反正,多元文化生存空间重新得...
关键词:梁实秋 文学批评 白璧德 错位 
论吴宓接受白璧德“国际人文主义”思想之动因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2期5-8,37,共5页李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国际人文主义”的双重跨文化实践:白璧德与学衡派的关系研究》(17YJC751017)的阶段性成果。
吴宓留美期间接受了白璧德的国际人文主义思想,但吊诡的是,他又是实践新派浪漫情爱最为坚决的一人。然则,在爱情上极为“新派”的吴宓何以选择白璧德的国际人文主义思想?本文将从吴宓留美前的教育背景、文化思考等因素出发,探讨吴宓走...
关键词:吴宓 白璧德 国际人文主义 
探析胡适与吴宓在留美期间心态的不同转化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年第1期33-35,共3页霍俐娜 
留美深造对于胡适与吴宓等这一时代的学生的思想形成是有决定性影响的。胡适称美国为"吾所自造之乡",一般学者也均认为美国留学的七年"是胡适一生思想和志业的定型时期",同样,吴宓也因留美并师从于白璧德而成为新人文主义的忠实服...
关键词:胡适 吴宓 心态 新人文主义 社会活动 决定性 白璧德 美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