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内造山带

作品数:30被引量:57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长厚彭艳东王根厚吴正文胡健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东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地质》《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稀土学报》《地质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湘西地区黔阳次级成锰盆地锰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以大岩坳向斜南东翼为例被引量:2
《地质与勘探》2019年第S01期266-275,共10页赵亮亮 刘阳 马晓辉 赵新宇 郑杰 李艳翔 任良良 
扬子陆块及周缘矿产地质调查工程“湘西-滇东地区矿产地质调查”二级项目(编号:DD20160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602216)联合资助。
湘西地区黔阳次级成锰盆地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构造位置上属雪峰山板内造山带南-东端。该区锰矿床为沉积型矿床,锰矿赋存于南华系中统大塘坡组一段中,具有“内源外生”成矿特征,矿体受层状黑色含锰炭质板岩控制。本文通过收集80个山地...
关键词:黔阳次级成锰盆地 雪峰山板内造山带 大岩坳向斜 大塘坡期沉积 
华南地块雪峰山中生代板内造山带构造样式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36
《地学前缘》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颜丹平 邱亮 陈峰 李林 赵磊 杨文心 张翼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4CB4409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212;41672216)
华南大地构造核心问题之一是江南—雪峰山造山带的属性。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横切雪峰山造山带的地质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区域地质、构造变形和部分重点区段地震反射剖面深部构造解释,划分出5个大地构造单元:(1)湘中复合逆冲构造带。该带...
关键词:雪峰山 中生代板内造山带 断层相关褶皱 穹隆状构造 运动学模式 
辽西建平县义县组火山岩形成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鉴别被引量:6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7期1012-1016,共5页彭艳东 黄菲 邢德和 张志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062);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1120662)
对辽西建平县平庄-马厂盆地的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火山岩属白垩纪.义县组火山作用可分为2个亚旋回.火山岩主要为流纹岩类、粗面岩类和粗安岩类.义县旋回火山岩属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火山岩具有高S...
关键词:建平县 义县组 地球化学判别 岩石圈伸展作用 板内造山带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部“承德逆冲构造”的褶皱相关断裂构造模型被引量:18
《地学前缘》2012年第5期27-40,共14页张长厚 邓洪菱 李程明 刘孜 邓洪旦 滕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814002;40672150;4073990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112073)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部承德盆地复杂的中生代褶皱及逆冲断裂构造,曾被解释为土城子组沉积之后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位移量大于40~45km)又经褶皱变形的结果。近年来,土城子组沉积相和物源区分析、中新元古界沉积古地理研究以及相关构造变形研...
关键词:逆冲构造 褶皱相关断裂 背离向斜逆冲构造 承德 燕山 
辽西朝阳地区张家口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被引量:7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9期1331-1335,共5页彭艳东 黄菲 邢德和 吕安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2045);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10610510)
朝阳地区张家口火山旋回可分为3个亚旋回,火山岩主要为流纹岩类、粗面岩类和粗安岩类.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张家口旋回火山岩属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火山岩具有高SiO2,Al2O3,K2O,Na2O和低MgO,TiO2的特征,里特曼指数均值为2.59.火山岩富集大...
关键词:朝阳地区 张家口组 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板内造山带 
赤峰四家子盆地张家口组火山岩成因研究被引量:1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8期1190-1194,共5页彭艳东 邢德和 卞雄飞 宋维民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2120106105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2045)
根据最近几年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获得的新资料,确认了内蒙古四家子盆地晚侏罗世张家口组的存在,并将张家口旋回火山岩划分为三个亚旋回.火山岩岩性为流纹岩类、粗面岩类和粗安岩类.对该地区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了高精...
关键词:四家子盆地 张家口组 地球化学 地壳重熔 板内造山带 
辽西中生代板内造山带构造基本特征及构造演化被引量:4
《吉林地质》2010年第1期29-35,共7页江淑娥 张国仁 潘玉启 鲁红峰 
辽西中生代构造运动可划分为印支早期(早、中三叠世)、印支晚期(晚三叠世)、燕山早期(早侏罗世)、燕山中期(中、晚侏罗世)、燕山晚期(早白垩世)、燕山末期(晚白垩世)6个构造幕。中生代造山带有别于板缘或板间造山带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造山...
关键词:辽西地区 中生代 板内造山带 基本特征 构造演化 
太行山北段石湖金矿区中生代岩浆岩中单颗粒锆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启示被引量:13
《中国稀土学报》2009年第4期564-573,共10页曹烨 李胜荣 李真真 刘小滨 敖翀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07011)
对太行山北段中生代岩浆岩中的锆石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样品中锆石的ΣREE分别为747.08×10-6,704.84×10-6,δEu的均值分别为0.47,0.49,(Lu/Gd)N均值分别为23.55,24.12,锆石的稀土特征有着很强的一致性,反...
关键词:板内造山带 中生代 单颗粒锆石 稀土 
辽西地区燕山板内造山带早中生代构造变形的年代学限定被引量:23
《岩石学报》2007年第3期605-616,共12页胡健民 刘晓文 杨之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06CB403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132020)
在辽西进行的构造研究确认了这里曾经在早中生代期间发生过几次重要的构造变形事件,地质上,这几次构造变形的时代被限定在中三叠世老虎沟组沉积之后到晚侏罗世髫髻山/蓝旗组火山岩喷发之前。期间,第一期逆冲推覆构造被水泉沟组不整合覆...
关键词:燕山板内造山带 辽西-冀北地区 锆石U-PB定年 
东南极泛非普里兹带:碰撞造山带还是板内造山带被引量:2
《地质论评》2006年第3期295-303,共9页李淼 刘晓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72046);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511505)资助的成果。
东南极普里兹带是近几年在南极大陆上识别出的一条重要的泛非期构造带,因其成因涉及到冈瓦纳超大陆在寒武纪时的形成与演化问题,因此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焦点。但到目前为止,对于该造山带的构造属性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些人认为它...
关键词:东南极 普里兹带 泛非期 大陆碰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