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矮秆

作品数:162被引量:40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梁国华顾铭洪郭泰张敬涛刘忠堂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美国矮源间接利用与半矮秆大豆合农76创新被引量:3
《中国种业》2016年第7期57-59,共3页郑伟 郭泰 王志新 李灿东 张振宇 郭美玲 张茂明 王庆胜 李志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35B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DFR30840);国家"863"计划(2011AA10A105);国家现代大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4-CES05)
利用国内优良大豆种质垦农19与含有美国矮秆基因的大豆种质合农57杂交,在窄行密植条件下,结合品质分析与抗病鉴定,经过11年连续定向选择,创新出半矮秆耐密植、蛋白质含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大豆新种质合农76。该品种适宜垄三栽培和窄行密...
关键词:矮秆基因 半矮秆 耐密植 合农76 创新 
利用美国矮源创新半矮秆耐密植、超高产大豆‘合农60号’被引量:11
《农学学报》2013年第6期27-30,共4页郑伟 杜长门 郭泰 刘忠堂 王志新 李灿东 张振宇 吴秀红 张茂明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北方早熟大豆新品种的培育与扩繁"(2011BAD35B06-1-5);种子基金项目"耐密;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种质材料创新及配套技术示范推广"(2010-03-02)部分研究内容之一
为了选育半矮秆大豆新品种推广窄行密植栽培技术,采用美国半矮秆耐密植、高油大豆种质资源Hobbit与黑龙江省优良种质‘北丰11号’配制杂交组合,进行半矮秆耐密植大豆种质资源创新研究,育成半矮秆大豆新品种‘合农60号’。结果表明,‘合...
关键词:大豆 半矮秆 超高产 种质创新 
一份水稻半矮秆非整倍突变体hya-1的鉴定与研究被引量:2
《中国水稻科学》2012年第4期401-408,共8页郭涛 刘永柱 张建国 陈志强 王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13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8BAD97B02)
通过空间诱变得到半矮秆突变体hya-1,该突变体半矮秆性状遗传稳定性丧失。与其野生型特籼占13相比,hya-1株高显著降低、分蘖少、茎秆细弱、每穗粒数减少、结实率降低、发芽率降低。单株收获半矮株hya-1自交种子,对半矮生性状进行连续选...
关键词:水稻 hya-1突变体 非整倍体 半矮秆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4
《中国种业》2011年第10期76-77,共2页赵桂范 张敬涛 申晓慧 刘婧婍 王谦玉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9BADB3B07);黑龙江省推广项目(TC10B0604);国家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项目(2010GB2B200136)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推广的一项新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技术核心是选用半矮秆品种,缩小种植行距,增加群体密度,使植株在田间分布更均匀,以提高光能利用率.靠群体增加大豆单产。该技术667m2平均产量20...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矮秆大豆 窄行密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群体密度 光能利用率 种植行距 田间分布 
水稻半矮秆基因iga-1的鉴定及精细定位被引量:11
《作物学报》2011年第6期955-964,共10页郭涛 霍兴 饶得花 刘永柱 张建国 陈志强 王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3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97B02)资助
在前期通过空间诱变获得半矮秆隐性突变基因iga-1的基础上,进一步对iga-1进行鉴定。农艺性状调查表明携带iga-1的矮秆株系CHA-2、CHA-2N与原种特籼占13相比存在明显变异。节间长度测量显示CHA-2、CHA-2N节间比例正常,属dn型。外源GA3处...
关键词:水稻 半矮秆突变体 iga-1基因 精细定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