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矮秆大豆

作品数:18被引量:4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敬涛赵桂范郭泰刘忠堂王志新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桦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农学学报》《中国种业》《中国农学通报》《国际人才交流》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国际合作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施氮对半矮秆大豆株高地上部干重及叶片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农业与技术》2021年第13期36-38,共3页王囡囡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0YYYF049)。
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大豆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中美贸易战后国产大豆的高产稳产备受关注。本文以半矮秆大豆"合农60号"为例,通过不同施氮水平下,研究大豆群体株高、地上部茎秆干重、荚干重、叶干重、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的...
关键词:地上部干物重 叶片SPAD值 大豆 施氮量 叶片衰老 
行距和密度对半矮秆大豆‘合农7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农学学报》2017年第11期1-5,共5页盖志佳 赵文军 杜佳兴 刘婧琦 蔡丽君 张伟 郭泰 王志新 郑伟 李灿东 张振宇 赵桂范 张敬涛 张洪旭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高产抗病优质食用大豆新品种‘合农76’中试与示范"(2015GA6700041);农业部国家大豆产业体系项目(CARS-04-CES05)
本试验旨在研究行距和密度对大豆新品种‘合农7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明确不同行距下‘合农76’最佳密度。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行距,30 cm和45 cm;副区为密度,30、35、40、45、50万株/hm^2,用D1、D2、D3、D4、D5表示。结果表明,随着...
关键词:行距 密度 大豆 产量 品质 
美国矮源间接利用与半矮秆大豆合农76创新被引量:3
《中国种业》2016年第7期57-59,共3页郑伟 郭泰 王志新 李灿东 张振宇 郭美玲 张茂明 王庆胜 李志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35B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DFR30840);国家"863"计划(2011AA10A105);国家现代大豆产业技术体系(CARS-04-CES05)
利用国内优良大豆种质垦农19与含有美国矮秆基因的大豆种质合农57杂交,在窄行密植条件下,结合品质分析与抗病鉴定,经过11年连续定向选择,创新出半矮秆耐密植、蛋白质含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大豆新种质合农76。该品种适宜垄三栽培和窄行密...
关键词:矮秆基因 半矮秆 耐密植 合农76 创新 
寒地白浆土半矮秆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2014年第3期94-94,共1页申晓慧 
农业部公益性科研专项(NYCYTX-004);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2010-03-02)
寒地白浆土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在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生产力水平下试验,较目前我国应用的栽培技术一般可增产17.2%~25.8%,是目前大豆增产、节本、增效最佳栽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关键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矮秆大豆 白浆土 寒地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生产力水平 生态条件 节本 
密度对半矮秆大豆合农60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种业》2014年第2期51-52,共2页韩德贤 盖志佳 刘婧琦 赵桂范 王庆胜 郑海燕 张敬涛 
中国创新驿站佳木斯基层站点服务能力建设项目(2013GH560196);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佳木斯综合实验站
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合农60大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大豆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密度(T3)处理产量最大,低密度(T1)、中密度(T2)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T3处理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T1、T2、T3处理荚粒数...
关键词:半矮秆大豆 密度 产量 经济效益 
半矮秆大豆北豆25窄行密植试验研究被引量:3
《农业科技通讯》2012年第7期88-90,共3页刘玲雪 贺海生 徐明贵 郑伟 郭泰 王志新 吴秀红 李灿东 张振宇 刘忠堂 张茂明 黄野飚 
为了研究半矮秆大豆的产量潜力,探索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以半矮秆大豆新品种北豆25为材料,在45 cm垄作条件下,设30万株/hm2、36万株/hm2、42万株/hm2、48万株/hm24个密度,研究产量和密度关系。结果可以看出,百粒重、单株荚...
关键词:窄行密植 群体 产量 
窄行密植半矮秆大豆品种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大豆科技》2012年第1期44-45,共2页鹿娜 刘焕成 宁海龙 李文滨 
哈尔滨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7RFQXN014)
本研究选用矮秆、半矮秆大豆品系,在"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种植,分析了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窄行密植大豆的株高和结荚位、株高和节数、株高和百粒重、节数和结荚位、节数和瘪荚数间的正向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结荚位和荚数间呈...
关键词:大豆 窄行密植 产量性状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4
《中国种业》2011年第10期76-77,共2页赵桂范 张敬涛 申晓慧 刘婧婍 王谦玉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9BADB3B07);黑龙江省推广项目(TC10B0604);国家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项目(2010GB2B200136)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推广的一项新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技术核心是选用半矮秆品种,缩小种植行距,增加群体密度,使植株在田间分布更均匀,以提高光能利用率.靠群体增加大豆单产。该技术667m2平均产量20...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矮秆大豆 窄行密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群体密度 光能利用率 种植行距 田间分布 
合丰号高油及矮秆或半矮秆大豆的品种选育被引量:2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第2期1-4,共4页吴秀红 
国家"948"资助项目(2006-G5);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GA06B102-1)
利用美国高油、矮秆和耐密植大豆种质资源与高产广适应性大豆杂交,通过单交及简单回交与辐射诱变育种相结合,经过连续定向选择,利用先进的品质分析、抗病鉴定等方法进行品种选育研究。结果表明:选育出高油、高产和抗病的4个大豆新品种...
关键词:美国大豆资源 高油大豆 矮秆和半矮秆 
窄行密植对半矮秆大豆产量及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杂粮作物》2010年第3期233-235,共3页宋英博 
黑龙江省国际合作资助项目(WB08C07)
在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选用半矮秆大豆品种合农60,并以大垄栽培为对照,研究窄行密植技术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大豆的产量显著地高于大垄栽培的产量,并且除了百粒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其他各性...
关键词:大豆 窄行密植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