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钱

作品数:307被引量:23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赵德馨何清谷王静李海祥朱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收藏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白金三品被引量:1
《收藏》2018年第11期88-89,共2页董良义 
西汉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一改我国传统的方孔圆钱形式,发行钱面有动物纹饰的白金三品。《史记·平准书》载:"又造银锡为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日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曰'白撰',值三...
关键词:白金三品 方孔圆钱 动物纹饰 汉武帝 半两钱 西汉 史记 
西汉有颈半两钱鉴赏
《收藏》2017年第6期70-73,共4页董良义 
有颈半两钱俗称“出头两”,实际上就是“两”字的异书钱。孙仲汇、胡薇著《古钱币图解》云:“一般两字的中竖与上横不连,相连的极罕见,称有颈半两。”
关键词:半两钱 鉴赏 西汉 “两” 古钱币 
秦始皇半两钱的研究与收藏
《收藏》2017年第3期82-83,共2页王泰初 
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初涉钱币收藏,就对半两钱产生了浓厚兴趣,曾经渴望能够拥有一枚品相上乘的“秦始皇半两”(简称“始皇半两”)。当时市场上1枚“始皇半两”钱的行情价在60元左右,品相好的价格可达100多元,这是我当时多半个月...
关键词:钱币收藏 半两钱 秦始皇 20世纪80年代初 品相 
带有特殊记号的四铢半两钱
《收藏》2016年第5期90-92,共3页董良义 
西汉四铢半两钱始铸于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罢于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历经文、景、武三朝,共铸行56年。《汉书·食货志》:“孝文五年,为钱益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
关键词:半两钱 记号 公元前 四铢钱 西汉 
秦惠文王半两钱及版式
《收藏》2015年第1期66-67,共2页王泰初 
战国中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秦惠文王执政后,继续贯彻秦孝公制定的招徕贤士,富国强兵,向东发展、称霸诸侯的基本国策。为了扩军备战,蓄积财力,解决军事装备所需的铜材问题,于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对现行的流通货币进...
关键词:半两钱 秦国 文王 版式 商鞅变法 富国强兵 基本国策 军事装备 
西汉星纹四铢半两钱
《收藏》2014年第12期76-77,共2页董良义 王旭东 
四铢半两钱铸行于西汉文帝前元五年至武帝元狩四年(前175~前119年)。笔者在收藏的汉四铢半两钱中,发现有少数钱面上铸有记号,这些记号钱多为穿上下竖划,还有少数星纹者。现选择一些面上有星纹记号钱简介如下:
关键词:半两钱 西汉 汉文帝 记号 
大型战国半两钱
《收藏》2014年第1期70-70,共1页周金科 
秦国本是地处西陲的赢姓小国,春秋初期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到战国早期社会还比较落后,国力薄弱,人们商品所需大多靠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方式来完成。秦国自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后,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经济迅速崛起,作...
关键词:战国 半两钱 社会生产力 一般等价物 交换方式 以物易物 商鞅变法 商贸活动 
两枚少见的四铢半两钱
《收藏》2012年第12期74-74,共1页董良义 
西汉文帝刘恒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更铸四铢半两钱,至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行五铢钱,四铢半两钱前后共铸行50余年。此种钱大小适中,制作较为规范。
关键词:半两钱 公元前 汉文帝 五铢钱 
磨边“四铢半两”钱
《收藏》2012年第4期90-91,共2页董良义 
《汉书·食货志》载:"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铬(yu),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铬。"看来当时确有磨半两钱取铜的现象,更铸有...
关键词:半两钱 五铢钱 《泉志》 对文 出土 
扑满里的“半两”钱
《收藏》2009年第11期122-123,共2页党顺民 
笔者在西安八仙宫钱币市场购得一内装古钱币的汉代小型扑满,其灰陶质,上有数道弦纹,腹径105毫米,高92毫米;顶端封口平面13处有一长30毫米、宽3毫米的孔槽(图1)。后经用细钢丝慢慢地钩掏,共取出西汉时期铸造的“半两”钱25枚(图...
关键词:扑满 钱币市场 西汉时期 古钱币 汉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