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

作品数:683被引量:15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静芳袁瑾兰蕾王璟吴世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华南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十八春》与《半生缘》之异--论新生与旧伤之别
《河北画报》2021年第24期182-184,共3页蔡炜珊 
《十八春》是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于1951年截稿,而后来张爱玲在旅美期间对《十八春》进行了改写并正式更名为《半生缘》。虽说《半生缘》为《十八春》的改写,但两者传达的思想与情感却有了极大的差别。再者,结合张爱玲的生平经历,...
关键词:张爱玲 半生缘 十八春 改写 区别 
缘来缘去,半生即一生--观许鞍华执导的电影《半生缘》有感
《神州》2020年第1期7-7,共1页陈瑾瑜 
从婉约爱情到苍凉人生,电影的展述很有一番深沉的味道。张爱玲小说创作于世道曲折之时,对苍凉人生的体味是不言而喻的。原著《十八春》的结局有一道光明的“尾巴”,写男女主人公走过十八年曲折的情路之后,虽然各有家庭,但还是一同去参...
关键词:《十八春》 男女主人公 张爱玲小说 《半生缘》 许鞍华 苍凉 哀怨 宿命 
同一故事框架下的艺术改写——以《半生缘》与《普汉先生》为例被引量:2
《华文文学》2016年第3期62-66,共5页程夏敏 
《半生缘》参照了《普汉先生》中双城记的空间架构,主线和人物角色关系的设置上大致相同,并且张爱玲对《普汉先生》中的情节和对话进行了大量的直接引用。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半生缘》中所体现的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张爱玲的苍凉悲情...
关键词:半生缘 普汉先生 艺术改写 
《十八春》《半生缘》《普汉先生》的文本互涉——从苦难叙事角度看张爱玲的叙事策略被引量:2
《参花(下)》2013年第9期53-57,共5页窦苗 
《十八春》《半生缘》以其故事成型时期的特殊性及苦难叙事内涵的丰富性,成为研究张爱玲苦难叙事的绝佳文本。《半生缘》结尾对《十八春》的重写致使两个文本叙述的苦难本质发生扭转。两个文本均显示出对《普汉先生》的颠覆性重构,同一...
关键词:张爱玲 苦难叙事 十八春 半生缘 普汉先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