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湿润

作品数:564被引量:2335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致家李世清李生秀贾志宽邵明安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河海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龙江省半湿润区春玉米施肥技术要点被引量:4
《现代化农业》2020年第12期19-20,共2页于洪久 刘杰 柴永山 张楠 郭炜 钟鹏 林红 孙彬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子课题“黑龙江半湿润区春玉米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018YFD0300102)。
黑龙江省半湿润区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南部,是我国重要的春玉米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当前玉米生产中仍存在重氮肥,轻磷、钾、微肥等不合理现象,科学有效的施肥技术是玉米稳产增产的关键。本文就施肥技术种类...
关键词:半湿润区 春玉米 施肥技术 黑龙江省 
优化施肥对黑龙江半湿润区春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年第10期34-37,共4页于洪久 刘杰 柴永山 张楠 郭炜 林红 钟鹏 王大蔚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子课题“黑龙江半湿润区春玉米全程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018YFD03001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年度省级资助项目(2018YDF0300102)。
为指导玉米生产科学施肥,根据黑龙江半湿润区的土壤供肥特性、春玉米养分需求规律,在双城区、巴彦县、望奎县进行玉米施肥试验,提出施肥建议。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平均值为8945.0 kg·hm^-2,较农民习惯施肥提高8.4%;优化施...
关键词:黑龙江半湿润区 春玉米 优化施肥 产量 肥料利用效率 
半湿润偏旱区长期定位小麦水肥耦合效应研究——平水年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第17期84-88,共5页张洁 丁志强 李俊红 姚宇卿 吕军杰 蔡典雄 吴会军 
948重点项目“节水农作制度关键技术引进与创新”(2006—G5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半干旱区主要粮食作物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88B02—04);FAO资助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项目“黄河流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战略研究”(UNJP/CPR/037/SPA);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黄淮南部(河南)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1BAD16B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豫西旱作区小麦玉米抗旱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8YFD0300707)
自2004年开始利用干旱棚,长期定位模拟不同降雨年型对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本文以平水年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在11年间小麦生育期降雨量高于常年降雨量(231.8 mm)有2年占18%,与常年持平的有3年占27%,其他年份均低于常年,且生育期...
关键词:水肥耦合 产量 土壤水分 小麦 长期定位 
高寒半湿润沙地草本修复期土壤微生物变化研究被引量:9
《草业学报》2019年第9期11-22,共12页帅林林 周青平 陈有军 苟小林 周蓉 
国家支撑计划(2015BAC05B01);四川省重点专项(2015SZ0062);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CX2018SZ109)资助
土壤微生物变化对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循环具有重要作用,但高寒半湿润沙地生态修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及养分变化研究较为缺乏。为明确该环境下沙化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中土壤环境的变化,选用燕麦、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混播修复高寒半...
关键词:混合草本 高寒半湿润 沙地恢复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植物沙障不同种植模式对川西北沙地的恢复效应被引量:15
《草业学报》2019年第6期33-44,共12页苟小林 刘文辉 陈有军 周蓉 周青平 
青海省青藏高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017-ZJ-Y12);四川省重点专项(2015SZ0062);国家支撑计划(2015BAC05B01);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资助
生物沙障被广泛地应用于沙化治理中,但是生物沙障不同种植模式下对沙化治理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复合草本在高寒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研究较为缺乏。为了明确混合草本沙障不同种植模式对高寒沙地治理效应,选择川西北沙地作为典型高寒...
关键词:草本 植物群落 半湿润 土壤特性 
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区洮河流域植被盖度变化特征被引量:9
《水土保持通报》2016年第6期308-314,共7页许幼霞 周旭 赵娟 周秋文 韦小茶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中游河川径流锐减驱动力及人为调控效应研究"(2012BAB02B00);黄河水利委员会科技项目;贵州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目的]通过对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区洮河流域较高空间分辨率植被盖度变化分析,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落实,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决策等提供参考。[方法]以1993年Landsat 5TM,2001年Landsat 7ETM+,2015年Landsat 8OLI和ASTER G...
关键词:植被盖度变化 高程 坡度 坡向 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区 洮河流域 
吉林省中部不同土壤类型区玉米氮磷钾适宜用量研究被引量:3
《东北农业科学》2016年第4期58-62,共5页张畅 梁尧 盖嘉慧 蔡红光 闫孝贡 刘剑钊 袁静超 张洪喜 任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02);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LFGC14305;LFGC14306)
本文通过在吉林省中部两种土壤类型区设立不同N、P、K肥料量级试验,探讨吉林省中部玉米生产中化肥的适宜用量,以期为生产上合理施用化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能够有效提高玉米产量,通过模型优化与经济效...
关键词:玉米 土壤类型 半湿润区 氮磷钾肥 
东北半湿润区膜下滴灌对农田水热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0
《农业机械学报》2015年第10期93-104,135,共13页刘洋 栗岩峰 李久生 严海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921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D08B02)
为从农田土壤水、热循环角度揭示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机理,于2011—2013年在东北半湿润区开展了玉米田间试验,对膜下滴灌、不覆膜滴灌和地面灌玉米田进行了土壤温度、含水率、田间小气候、作物生长、养分积累及产量的观测和分析。结果...
关键词:土壤温度 玉米 生长 产量 膜下滴灌 东北半湿润区 
1961-2010年辽河三角洲潜在蒸散时空变化趋势被引量:1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9期154-162,共9页王炳亮 李国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C21B0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GZH201200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9020);教育部创新团队(IRT1067)资助
基于辽河三角洲及周边区域19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气象数据和FAO56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了1961-2010年该区域潜在蒸散,分析了半干旱区、半湿润区以及滨海湿地区潜在蒸散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不同区域具有不...
关键词:辽河三角洲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潜在蒸散 
华北半湿润地区土壤酸化和有机碳测定方法的比较被引量:6
《土壤通报》2014年第4期863-870,共8页王攀磊 秦凤琴 蔡培 孟凡乔 张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0414);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14B01);948项目(2011-G30)资助
土壤无机碳去除是土壤有机碳(C)准确定量的前提。研究以华北半湿润区石灰性土壤土壤为对象,采用不同浓度HCl和不同酸化时间对土壤进行处理,并用碳氮元素分析仪法('燃烧法')和Walkley-Black湿氧化法('湿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碳。研究结...
关键词:半湿润区 土壤有机碳 土壤酸化 燃烧法 湿氧化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