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作品数:26被引量:25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旱地小麦旱稻抗旱性水分利用效率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发文期刊:《水土保持学报》《西北农业学报》《河南农业科学》《江西农业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洛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旱地玉-麦二熟体系作物产量、品质和化肥效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4年第3期118-126,共9页郭锦花 李梦瑶 张军 李爽 彭彦珉 肖慧淑 田文仲 李俊红 张洁 李芳 黄明 李友军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2102110087);河南省旱地绿色智慧农业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项目(171000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D0300707)。
为探明施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旱地夏玉米-冬小麦二熟体系作物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5—2020年度设置不施肥+秸秆不还田(CK)、施氮磷肥+秸秆不还田(NP)、施氮磷肥+秸秆不还田+商品有机肥(NPO)和施氮磷肥+秸秆还田(NP...
关键词:有机肥 秸秆还田 玉-麦二熟 产量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组分 肥料农学效率 
半湿润偏旱区水肥耦合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西北农业学报》2024年第3期469-476,共8页张洁 田文仲 黄向荣 郭建秋 丁志强 李俊红 李林 李芳 常丽丹 亢江飞 姚宇卿 吕军杰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88B02-04);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D0300707);洛阳市乡村振兴专项(2202024A)。
以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长期定位14 a(2004年始)的水肥耦合试验为平台,于2017-2020年连续4 a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对大豆产量及成产因素进行测定分析。探明半湿润偏旱区不同降水年景下大豆对水肥耦合的响应,为实现大豆增产及水分利...
关键词:水肥耦合 大豆 产量 成产因素 
秸秆还田和有机肥配合替代1/3化肥对旱地玉-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化肥利用效率影响被引量:5
《水土保持学报》2023年第4期319-326,共8页吴金芝 肖慧淑 郭锦花 黄明 赵凯男 侯园泉 李俊红 田文仲 张洁 李芳 赵振欣 李友军 
河南省旱地绿色智慧农业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项目(17100001);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210211008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1297)。
为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和有机肥配合替代部分化肥对玉-麦一年两熟种植下产量、品质和化肥效率的影响,2015-2020年,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洛阳旱农试验基地始于2007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CK)、玉米小麦季均常规施用氮磷钾化肥(NPK)...
关键词:秸秆覆盖 有机肥替代 玉-麦一年两熟 产量 蛋白质含量 肥料利用效率 
垄沟种植对旱地玉-麦轮作体系生产力和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农业科学》2023年第11期2078-2091,共14页吴金芝 黄修利 侯园泉 田文仲 李俊红 张洁 李芳 吕军杰 姚宇卿 付国占 黄明 李友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400,2018YFD0300700);河南省旱地绿色智慧农业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项目(17100001)。
【目的】探究不同垄沟种植模式对旱地玉-麦轮作体系作物生产力、土壤性状及土壤硝态氮累积量的影响,为改善旱地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效率,降低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洛阳旱农试验基地始于2004年的长期定...
关键词:垄沟种植 旱地 玉-麦轮作 土壤性状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硝态氮 
提升雨养夏玉米-冬小麦两熟体系生产力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最优耕作模式被引量: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年第4期614-627,共14页吴金芝 汪洪涛 侯园泉 田文仲 李俊红 张洁 李芳 吕军杰 姚宇卿 付国占 黄明 李友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8YFD0300707);河南省旱地绿色智慧农业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项目(17100001)。
【目的】研究耕作模式对旱地雨养夏玉米–冬小麦(以下简称玉–麦)两熟体系生产力的影响,并对深松、翻耕在轮耕模式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定位试验于2015—2021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洛阳旱农试验基地进行。设置夏免耕秋免耕(SNAN)、...
关键词:耕作模式 雨养旱地 夏玉米 冬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性状 硝态氮 
秸秆和有机肥配合替代部分化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减少土壤硝态氮残留被引量:1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年第10期1770-1781,共12页赵凯男 吴金芝 李俊红 田文仲 张洁 李芳 侯园泉 张振旺 姚宇卿 吕军杰 黄明 李友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400,2018YFD0300700);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3480082)。
【目的】研究长期秸秆和有机肥配合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农田生产力及氮肥残留的影响,为改善旱地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洛阳旱农试验基地始于2007年的长期...
关键词:小麦-玉米两熟制 秸秆还田配合施用有机肥 化肥减施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养分 硝态氮残留量 
旱作区不同降水年型垄作覆盖下冬小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
《江西农业学报》2021年第2期47-53,共7页李俊红 丁志强 李舞 张洁 吕军杰 姚宇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8YFD0300707)。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为探明豫西旱区一年两熟制不同降水年型垄作覆盖下底墒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以及垄作覆盖下冬小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运移规律,研究了不同降水年型垄作覆盖下冬小麦耗水量、降水利用效率、全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变化,以及...
关键词:旱作区 不同降水年型 垄作覆盖 冬小麦 水分 
长期免耕覆盖对旱地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被引量:9
《河南农业科学》2020年第12期17-23,共7页邵运辉 吕军杰 李俊红 丁志强 张洁 姚宇卿 李向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707)。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洛阳旱农试验基地通过14 a(2004—2018年)的连续定位试验,研究了免耕覆盖(小麦秸秆留茬、玉米秸秆整秆覆盖)对旱地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传统...
关键词:免耕覆盖 小麦 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旱地 
半湿润偏旱区长期定位小麦水肥耦合效应研究——平水年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2020年第17期84-88,共5页张洁 丁志强 李俊红 姚宇卿 吕军杰 蔡典雄 吴会军 
948重点项目“节水农作制度关键技术引进与创新”(2006—G5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半干旱区主要粮食作物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88B02—04);FAO资助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项目“黄河流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战略研究”(UNJP/CPR/037/SPA);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黄淮南部(河南)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1BAD16B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豫西旱作区小麦玉米抗旱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8YFD0300707)
自2004年开始利用干旱棚,长期定位模拟不同降雨年型对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本文以平水年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在11年间小麦生育期降雨量高于常年降雨量(231.8 mm)有2年占18%,与常年持平的有3年占27%,其他年份均低于常年,且生育期...
关键词:水肥耦合 产量 土壤水分 小麦 长期定位 
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
《河南农业科学》2020年第3期24-31,共8页李俊红 邵运辉 刘瑞 丁志强 李舞 张洁 吕军杰 姚宇卿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707)。
通过2004—2014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降水年型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旱作区高效农耕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处理相比,垄作覆盖有利于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的穗...
关键词:长期垄作覆盖 旱地 冬小麦 夏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