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

作品数:88被引量:883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冬小麦耕作方式旱地小麦不同耕作方式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课程教育研究》《植物生理学报》《作物学报》《农业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秸秆还田和施磷量对豫西旱地小麦土壤酶活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物学报》2025年第2期534-547,共14页王鹏博 张冬霞 乔唱唱 黄明 王贺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1297);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110309)资助。
为了明确秸秆还田和施磷量对豫西旱地小麦土壤酶活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规律,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以洛旱22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玉米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S0)、秸秆全量还田(S1),副区为施磷量:P0 (0 kg hm^(-2))、P1 (75.0 k...
关键词:秸秆还田 施磷量 土壤酶活性 小麦 产量形成 
麦季耕作方式和玉米季氮肥用量对旱地麦-玉两熟区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5年第1期63-76,共14页彭彦珉 赵凯男 李爽 张军 王荣荣 肖慧淑 姜沛沛 王贺正 付国占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111009,22210211008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900700,2022YFD2300800)。
【目的】在旱地麦-玉两熟区,关于麦季耕作方式与玉米季氮肥用量如何共同影响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综合性研究相对较少。我们运用熵权法和TOPSIS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各处理方案间的差异,为麦-玉两熟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
关键词:夏玉米 麦前深松 氮肥用量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TOPSIS法 
减氮及有机肥替代对旱地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作物学报》2025年第1期207-220,共14页张军 胡川 周起晖 任开明 董誓言 刘傲寒 吴金芝 黄明 李友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700);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110087,232102111009);河南省旱地绿色智慧农业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项目(17100001)资助。
探究减氮及有机肥替代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实施化肥减量和有机肥替代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2021-2023年度,基于2019年开始设置在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交汇处典型旱地冬小麦产区(河南洛宁和河南孟津)的定位试验,研究...
关键词:旱地冬小麦 减氮 有机肥替代 干物质积累转运 产量 经济效益 
一次灌溉和氮肥运筹对旱地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2025年第1期43-57,共15页王荣荣 徐宁璐 黄修利 赵凯男 黄明 王贺正 付国占 吴金芝 李友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300802);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111009,222102110087)。
【目的】研究一次灌溉和氮肥运筹对旱地冬小麦(简称小麦)籽粒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方法】于2020—2022年,在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交汇处典型旱作麦区的河南省洛阳市孟津、伊川和洛宁县设置裂区试验,灌溉水平为主处理,分别为全生育...
关键词:一次灌溉 氮肥运筹 旱地 冬小麦 产量 加工品质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豆轮作田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2024年第6期1274-1282,共9页李文娜 李爽 关皓月 李梦瑶 赵凯男 张军 黄明 吴金芝 李友军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111009);河南省旱地绿色智慧农业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项目(171000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700)资助。
为明确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麦-豆轮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于2018—2019年度小麦成熟期利用始于2009年的定位试验,研究翻耕秸秆不还田(PTNR)、翻耕秸秆还田(PTSR)、旋耕秸秆不还田(RTNR)和旋耕秸秆还田(RTSR)模式对麦-豆轮作...
关键词:麦–豆轮作 耕作方式 秸秆还田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灌溉、耕作和施氮对旱地农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4年第22期10377-10390,共14页吴姗薇 吴金芝 赵凯男 张军 李爽 黄明 李友军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32102111009,22210211008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300800);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42300420598)。
为了探讨灌溉、耕作和施氮对旱地农田土壤生态化学特征的影响,基于2019—2023年的3因素裂⁃裂区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主区为不灌溉(I0)和一次灌溉(I1)两个灌溉水平;裂区为翻耕(PT)、旋耕(RT)、深松(SS)三种耕作方式;裂⁃裂区为四种施氮模式,...
关键词:灌溉 耕作 施氮 总碳 全氮 全磷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耕作方式对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被引量: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1-9,共9页方保停 李友军 闫广轩 李向东 任开明 胡川 周起辉 董誓言 赵凯男 黄明 程红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D2300800,2022YFD18007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24TD07).
为筛选适合黄河中游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生产的耕作方式,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洛阳市小浪底镇进行定位试验,设置深松(SS)、翻耕(PT)和旋耕(RT)3种耕作方式,研究了小麦产量特性,氮素积累分配转运特性及利用效率和0~200cm土层硝态...
关键词:耕作方式 旱地麦-玉轮作 小麦 氮素利用 硝态氮残留 
夏闲季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麦田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4年第8期30-42,共13页黄明 彭彦珉 赵雯馨 高翔 吴姗薇 张军 李爽 李文娜 崔小强 吴金芝 李友军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2102110087);河南省旱地绿色智慧农业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项目(171000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D0300707)。
为明确夏闲季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麦田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基于2018年开始设置在黄土高原与黄淮海平原交汇处典型旱作区洛宁县小界乡的夏闲季定位耕作管理大区试验,2020—2022年研究了传统翻耕(CT)、一次深翻(DT)、免耕覆盖(NTM...
关键词:旱地麦田 冬小麦-夏休闲 夏闲季耕作 土壤三相比 土壤养分 土壤酶 
基于AquaCrop模型的芝麻作物参数敏感性分析及模型适用性评价被引量:1
《河南农业科学》2024年第7期149-159,共11页李梦瑶 关皓月 张建涛 黄明 李丰 戎亚思 李友军 李国强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222102110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301239);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育项目(2021KJCX02)。
为探明AquaCrop模型芝麻作物参数校准方法,验证模型适用性,以2022—2023年试验数据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确定芝麻参数初始值和取值范围,采用EFAST方法对AquaCrop模型53个作物参数进行全局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的不确定分析并进行参...
关键词:芝麻 AquaCrop模型 参数敏感性 EFAST 适用性 
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旱地玉-麦二熟体系作物产量、品质和化肥效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4年第3期118-126,共9页郭锦花 李梦瑶 张军 李爽 彭彦珉 肖慧淑 田文仲 李俊红 张洁 李芳 黄明 李友军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02102110087);河南省旱地绿色智慧农业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项目(171000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D0300707)。
为探明施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旱地夏玉米-冬小麦二熟体系作物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5—2020年度设置不施肥+秸秆不还田(CK)、施氮磷肥+秸秆不还田(NP)、施氮磷肥+秸秆不还田+商品有机肥(NPO)和施氮磷肥+秸秆还田(NP...
关键词:有机肥 秸秆还田 玉-麦二熟 产量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组分 肥料农学效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