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外多聚物

作品数:149被引量:1046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曾伟民彭永臻徐向阳邱冠周邱东茹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环境化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胞外多聚物在氧化亚铁硫杆菌吸附Mn^(2+)、Ni^(2+)、Pb^(2+)中的作用被引量:4
《环境化学》2015年第12期2263-2267,共5页邹志辉 郑凯 谭志钊 陈佩芸 杨春梅 王智美 陈炳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3079);2013年广东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资助
利用从粤北大宝山酸性矿山废水(AMD)分离的氧化亚铁硫杆菌(A.f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技术和荧光分光光度技术,研究其胞外多聚物(EPS)对水中Mn^(2+)、Ni^(2+)、Pb^(2+)的吸附率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结果表明,A.f菌对Mn^(2+)、Ni^(...
关键词: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胞外多聚物 
生物絮凝丝状真菌Talaromyces sp.CC-1胞外多聚物的提取及组分分析被引量:2
《环境化学》2014年第4期624-629,共6页时翠翠 黄强 方迪 周立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377057);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31313)资助
以一株高絮凝活性的丝状真菌菌株——糙刺篮状菌(Talaromyces sp.CC-1)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热提取法、离心沉淀法、阳离子交换树脂法、NaOH-超声法等4种方法对该菌株胞外多聚物(ECP)的提取效果,结合细胞破坏程度(核酸含量)、ECP的提取效...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 丝状真菌 糙刺篮状菌 胞外多聚物 提取 
颗粒污泥破碎—再形成过程中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的变化及其与污泥特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环境化学》2013年第12期2233-2242,共10页王福琨 刘永军 宋雪松 徐红霞 刘喆 张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377)资助
通过在颗粒污泥破碎后投加混凝剂的方式,研究混凝剂的投加对好氧颗粒污泥再形成的影响,分析颗粒污泥破碎—再形成过程中胞外聚合物的变化及其与污泥特性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混凝剂的投加加速了颗粒污泥的再形成,形成的污泥颗粒大小均匀...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 破碎-再形成 胞外多聚物 聚合氯化铝 
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化学分析评价胞外多聚物的提取方法被引量:25
《环境化学》2008年第5期662-668,共7页高景峰 郭建秋 陈冉妮 苏凯 彭永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0800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82007);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KM200510005020);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A类(2006A10)
采用高速离心法、EDTA法、阳离子交换树脂法(CER)、甲醛法和甲醛+NaOH法提取普通活性污泥和好氧颗粒污泥的胞外多聚物(EPS),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对五种方法进行评价,并对EPS中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峰值中,2个是类...
关键词:胞外多聚物 三维荧光光谱 提取 污泥 
低浓度Ce^(3+)对厌氧颗粒污泥比产甲烷活性和胞外多聚物的影响被引量:8
《环境化学》2006年第6期718-721,共4页夏青 丁丽丽 任洪强 吴吉春 关梅 
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BE2005011).
在间歇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低浓度Ce3+对启动驯化、稳定培养和酸化等不同状态对厌氧颗粒污泥比产甲烷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e3+可促进厌氧颗粒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0.05mg.l-1Ce3+对稳定培养中的厌氧颗粒污泥比产甲烷活性促进作用最...
关键词:CE^3+ 厌氧颗粒污泥 产甲烷活性 胞外多聚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