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容量

作品数:2566被引量:6023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胡森盛志勇贾慧群于学忠邱海波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医药卫生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早期乳酸清除率在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3
《现代医药卫生》2015年第15期2268-2270,共3页胡直文 
目的探讨评估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预后快捷、简便、有效、实用的指标。方法选取2012年7-12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34例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入ICU时进行损伤严重度(IS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
关键词:休克 创伤性 代谢清除率 乳酸 预后 
高龄患者围手术期身心支持被引量:2
《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第22期3476-3478,共3页程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老年手术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加,许多过去难以手术治疗的疾病通过手术得到了治愈。但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生理性衰退,并常合并慢性疾病,再加上营养不良、血容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降低...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患者 老年手术患者 慢性疾病 人口老龄化 生理性衰退 血容量不足 手术耐受力 
脊麻剖宫产术羟乙基淀粉对产妇血容量及凝血的影响
《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第1期67-67,共1页张业才 
目的:探讨脊麻下剖宫产产妇血容量治疗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前30 min从外周静脉按10 ml/kg液体量分别注入6%羟乙基淀粉130/0.4(Ⅰ组)和复方乳酸钠(Ⅱ组),然后实施重比重布比卡因7.5~10 mg...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 血容量 凝血功能 
休克病人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第11期1727-1728,共2页谢曼英 
体克是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重要生命器官(脑、心、肺、肾、肝)严重缺血、缺氧所引起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休克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是较为常见的急症,休克发生的原因较多,按病因分五类: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关键词:院前急救工作 休克病人 低血容量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 护理 有效循环血量 神经源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应用颈外静脉套管输液抢救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护理体会
《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第8期1253-1254,共2页翟飞飞 张蕻 陈英 
创伤性休克病人多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在外科临床中最为常见。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急剧加重,转变为不可逆阶段而导致死亡。而抗该类休克的最根本的措施是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也就是补足血容量。过去采用2路或2路以上头皮针静脉...
关键词:休克病人 输液抢救 静脉套管 创伤性 护理 颈外 低血容量性休克 头皮针静脉输液 
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3例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第5期763-763,共1页张晓旭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南于各种原因使肠壁血流灌注不良,引起缺血性肠道损害,是肠壁营养障碍的一种综合征^[1]。1986年Marston等重新将缺血性结肠炎归纳为2型:非坏疽型与坏疽型。我科2006年1月~2009年2月共收治缺...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 护理 补充血容量 扩血管治疗 坏疽型 灌注不良 肠道损害 营养障碍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第7期1002-1004,共3页沈麟 蹇怡 
肝肾综合征(HRS)是晚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以肾功能衰竭和系统循环功能严重异常为特征。HRS可能是动脉循环严重充盈不足的结果.其次是内脏血管床血管扩张和低血容量所致的心输出量降低。其诊断应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肾功能衰竭。本...
关键词:肝肾综合征 有效治疗 肾功能衰竭 循环功能 常见并发症 晚期肝硬化 心输出量 低血容量 
婴幼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与固定技巧被引量:4
《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第3期415-416,共2页章先桂 刘晓燕 李平 
自胎儿娩出、结扎脐带时开始至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1周岁~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我们将3岁以下的小儿统称为婴幼儿。婴幼儿心理承受能力差,智力发育不完善,对成人的要求不能完全理解,神经、肌肉运动具有不稳定性,自我约束能力差,静...
关键词:婴幼儿静脉输液 穿刺部位 固定技巧 心理承受能力 危重患儿 扩充血容量 胎儿娩出 结扎脐带 
输血的观察及护理
《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第15期2059-2060,共2页王冬平 
关键词:输血反应 观察及护理 补充血容量 治疗措施 凝血因子 出血倾向 修复功能 输血指征 人抗体 
垂体后叶素联用硝酸甘油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31例
《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第14期1827-1828,共2页梁小波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联用硝酸甘油对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肝硬化所致EVH患者31例,在补充血容量、护肝基础上,应用垂体后叶素0.2~0.4 U/rmin,硝酸甘油5 mg加5%葡萄糖250ml,以双管单通道静脉滴注...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甘油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联用硝酸甘油 静脉滴注治疗 补充血容量 5%葡萄糖 肝硬化患者 EVH 治疗效果 总有效率 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 min 单通道 止血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