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时

作品数:623被引量:1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春永韩玮吴晔毕晓艳李秉肇更多>>
相关机构: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布朗潘有限公司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没有钟表,古代人怎么知道时间
《学前教育》2025年第4期22-29,共8页任鑫钰 赵婧婉 暖暧糖(图) 陈蕾 
小朋友,你听说过北京钟鼓楼吗?它们是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两座建筑,钟楼位于中轴线最北端,鼓楼是钟楼的好兄弟,在钟楼的前(南)面,和钟楼只相距100米左右。在没有钟表的古代,钟鼓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报时。北京钟鼓楼曾经是元、明、清三朝...
关键词:北京中轴线 100米 北京钟鼓楼 钟楼 钟表 报时 古代人 
“半夜三更”是半夜三点吗?
《小学生作文》2025年第2期39-39,共1页果爸 
我们知道“半夜三更”说的是晚上,不过这个词具体指的是什么时间呢?古时候,人们没有钟表。白天,人们靠太阳的位置确定时间。晚上看不到太阳了,人们怎么知道时间呢?当时,晚上街道上会有专门的打更人,用敲锣或敲子的方式报时。
关键词:位置确定 报时 钟表 
BVLGARI 时光交响乐
《钟表》2024年第5期18-23,共6页Chaos 
在流转不息的时光里,每一个珍贵而特别的瞬间犹如跃动的音符,共同交织成一曲悠扬的交响乐。近十几年来,BVLGARI宝格丽一直以此为灵感打造拥有报时复杂功能腕表,凭借深厚的罗马传承与卓越的工艺水准,宝格丽不断突破界限,开创制表艺术新...
关键词:美学设计 交响乐 BV LGA 制表 报时 RI 
媒体融合背景下党报时评影响力探究被引量:1
《中国地市报人》2024年第9期84-85,共2页权静 
近年来,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演进,一个新闻事件往往面临多种声音的交杂。在信息纷呈、观点多元的时代,党报评论坚定以传播主流价值观为己任,在众声喧哗中明辨是非、以正视听,切实发挥黄钟大吕、定海神针的作用显得极为紧迫而必要。
关键词:媒体融合 党报评论 主流价值 
北京中轴线揽胜——钟鼓楼
《健康》2024年第9期50-53,共4页宋涛(文/摄影) 王建国 
位于北京中轴线最北端的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在城市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它的规模最大、形制最高。北京钟鼓楼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计时历史、传统的报时方法在全国钟鼓楼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清三代 北京中轴线 钟鼓楼 报时 都城 地理位置 独树一帜 
古人如何测算时间
《老人世界》2024年第8期22-22,共1页刘书桓 
在钟表还没有普及前,古人是通过钟鼓楼来知晓时间的。早在汉朝,我国就有了钟鼓楼报时的传统。发展到唐朝时,钟鼓楼早晨敲钟报时,晚上敲鼓报时,由此便有了“晨钟暮鼓”的说法。那钟鼓楼又是如何测算出时间的呢?古人最早是通过观测太阳来...
关键词:测时 报时 太阳 测算 古人 
东汉宫廷中的计时与报时
《文史知识》2024年第7期46-52,共7页董涛 
人们很早就根据自然界“鸡鸣”的现象计时,这样虽然只能得到较为模糊的时间点,但对于农耕时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已经是足够的了。然而对于国家政治的运行来说,需要更为精确的计时方式,所以基于天文观测和自然模拟的“漏刻”计时器逐渐成...
关键词:礼仪活动 歌舞表演 天文观测 计时器 鸡鸣歌 农耕时代 东汉 宫廷 
能“报时”的澳大利亚怪石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2024年第5期46-47,共2页米海兵(编绘) 
融媒环境下地方党报时评创新探析
《新闻战线》2023年第24期89-90,共2页吴鹏举 
为了进一步提升党报时评在移动端的影响力,在时评创作中适应移动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的用户市场需求,推进评论表达创作的全方位创新,地方党报必须发挥权威资源优势,树立读者意识,推进从内容到形式的表达创新。本文以《闽南日报》“芝山...
关键词:融媒环境 党报时评 表达创新 
编辑部茶水间
《青年文摘》2023年第23期69-69,共1页
■清晨6:59,上班路上的广播里被“最内卷”报时“惊醒”——“某某文艺台提前一分钟为您报时”。这……每天抢先一分钟,我听到的,莫不是来自未来的音乐?刘冉最近看到一个说法:人的眼睛能感受到光,而负责感光的DNA可能来自植物。这就明...
关键词:文艺台 花花草草 人的眼睛 报时 编辑部 一分钟 惊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