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结构调整

作品数:13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玉琦马健余丹夏阳汪幼海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新华传媒工场《中国报业》编辑部东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记者》《青年记者》《社会科学》《新闻记者》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非时政类报刊改革为契机 推动报业结构调整科学发展
《中国报业》2011年第10期20-23,共4页夏阳 
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千人拥有日报100份,期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综合性日报20种,形成北京、上海、广州等10家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打造10家左右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传媒集团。
关键词:报刊改革 报业结构调整 科学发展 时政 “十二五” 跨媒体经营 产业集聚 报刊出版 
换一口“池塘”:“小鱼”变“大鱼”——关于报纸定位和报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新闻实践》2010年第1期4-7,共4页吴小钢 
由于报纸需求的分众化发展趋势,要想发展得好,根本用不着去追求同行中"数一数二"的地位,只要在某个特定的细分领域,比如某个区域、某个特定年龄层的读者群中、某个时段(如周末)、某个场所(如地铁)、或针对读者的某种偏好(如财经)能做到...
关键词:报纸定位 报业结构调整 小鱼 实践 池塘 发展趋势 报业市场 中等城市 
当前报业渐进的七个走向
《青年记者》2007年第18期25-25,共1页卢文炤 
中国报业的发展,是在行政力量主导下的渐进式变革,首先试行,然后逐渐推而广之。报业内在的“心变”,催生了种种振聋发聩的“新变”。由于种种复杂因素,一些创新之举会遭遇暂时的停滞,所以,每一项变革对报业来说都是艰辛的破冰之...
关键词:中国报业 渐进式变革 报业结构调整 行政力量 企业化管理 集团化发展 规模化发展 事业单位 
副刊专版:报业经济新战略
《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184-192,共9页汪幼海 
我国报业市场目前总体上处于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产品周期缩短,需要在较短时期内持续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以保持市场活力。副刊专版为报业产品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为目前报业经济发展的新手段。现代报业对副刊专版注入“大”概念,...
关键词:报业结构调整 厚报 副刊专版 经济发展 战略创新 
报业结构调整酝酿投资热潮
《广告大观》2003年第9期40-41,共2页马健 
正在陆续出台的报业改革方案,将使某些不适应市场化运作的报纸淡出市场,也为符合市场需要的报纸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必然伴随着一轮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
关键词:报业 结构调整 报纸 投资 北京 “壳资源” “都市报” 
当前报业改革的走势及特点被引量:1
《中国地市报人》2003年第4期36-37,共2页戴文渠 
关键词:报业改革 发展趋势 特点 集团化 现代企业制度 内部管理 报业结构调整 人才队伍建设 
区域化经济与地市报的发展机遇被引量:1
《新闻战线》2002年第10期30-32,共3页刘寒娥 乌云 
关键词:区域化经济 地市报 发展机遇 报业结构调整 产业化运作 
在调整中迎接新挑战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1年第8期33-33,共1页李湘君 丁永昌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报业要发展,必然要面临着结构调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线便是结构调整。报业也不例外。那么,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报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哪些问题?调什么?怎么调?难点在哪?该...
关键词:报业结构调整 分众化 大众化 社会转型期 十五届五中全会 政治导向 发展的主线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导向 高清晰度电视 
报业竞争的四柄双刃剑——成都停办两报的营销学分析被引量:1
《中国记者》2001年第7期66-67,共2页张立伟 
在融资渠道与资本运作成为我国报界热门话题的今天,人们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在政策将在融资渠道方面有哪些突破性规定,怎样才能更合理地得到更多可供报业运作的资金…… 《蜀报》和《商务早报》曾因成功引入外部资金而为人们关注,而今天它...
关键词:成都 报业 市场竞争 报业结构调整 市场定位 竞争策略 
试论WTO背景下的中国报业经营被引量:2
《新闻界》2001年第2期14-15,共2页王玉琦 
关键词:入世 中国 报业经营 影响 报业结构调整 体制创新 市场开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