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特早熟棉区

作品数:15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田本志赵季秋许国庆褚茗莉胡国学更多>>
相关机构:朝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农业》《辽宁农业科学》《新农业》《中国棉花》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方特早熟棉区“千(公)斤棉”高产创建工作回顾及展望
《中国棉花》2016年第9期41-43,46,共4页王子胜 徐敏 韩晓军 刘艳珍 高艳平 吴晓东 胡玉枢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辽河综合试验站(CARS-18-3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2016ZX08005-0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2016YFD0101400)
2009年以来,按照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要求,辽河试验站开展了"千(公)斤棉"高产创建活动。2009-2015年,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全程化控、促早栽培、统防统治等综合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达到了高产高效、促进农民增收之目的...
关键词:北方特早熟棉区 千(公)斤棉 高产创建 
北方特早熟棉区覆膜播种保全苗措施
《现代农业》2014年第2期7-7,共1页李岩 
棉花覆膜是北方特早熟棉区的主要栽培模式。然而朝阳地区4~5月份天气多变,除多干旱而外,还时常出现高温、寒流、干热风、晚霜、低温寡照等自然灾害。这个阶段正是地膜棉花播种至出苗的关键时期,给出苗保苗造成了重重障碍。致使年年...
关键词:北方特早熟棉区 覆膜播种 保全苗 地膜棉花 栽培模式 朝阳地区 自然灾害 低温寡照 
标记抗虫杂交棉一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年第2期125-125,共1页王文宏 
标记抗虫杂交棉一号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利用超鸡脚叶、无腺体两个遗传标记性状自交系与Y2~2组配而成的棉花杂交种。2003年我站引进,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2005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委员会审定,适宜朝阳及北方特早熟棉区的平肥地和土层...
关键词:标记抗虫杂交棉 高产栽培技术 石家庄市农科院 北方特早熟棉区 特性 特征 遗传标记性状 棉花杂交种 
棉田膜下滴灌好处多
《新农业》2007年第5期40-41,共2页王冬雪 于丽雅 胡国学 
朝阳县属于北方特早熟棉区,是全国优质棉基地之一。朝阳地区气候干旱,年降水量486毫米,年蒸发量2120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3.5倍,水资源有限。2004年引进新疆天业集团生产的棉花膜下滴灌成套设施。
关键词:棉花膜下滴灌 北方特早熟棉区 棉田 年降水量 气候干旱 朝阳地区 资源有限 蒸发量 
北方棉区棉铃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被引量:4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年第2期64-64,67,共2页王金平 
关键词:棉铃虫 发生特点 北方棉区 防治 北方特早熟棉区 棉花生产 主要害虫 大发生 重发 减产 
辽宁朝阳推广应用棉花膜下滴灌技术
《中国棉花》2005年第5期32-32,共1页胡国学 林岚 徐箭 姜雪峰 李秀军 吕仕大 
关键词:辽宁朝阳 膜下滴灌技术 推广应用 北方特早熟棉区 棉花膜下滴灌 2004年 气候干旱 年降水量 限制因子 农业发展 蒸发量 优质棉 降雨量 水分 根部 作物 养分 
北方特早熟棉区覆膜播种保全苗措施
《中国棉花》2004年第7期38-38,共1页徐箭 吕阳春 胡国学 吕仕达 牛永宁 
关键词:北方地区 特早热棉区 覆膜播种 保全苗措施 
标杂棉在北方特早熟棉区的表现
《中国棉花》2002年第12期36-36,共1页王兴邦 王玉梅 曹瑞玲 王德利 孔庆凤 
关键词:种植表现 栽培模式 栽培要点 标杂棉 北方特早熟棉区 
北方特早熟棉区棉铃虫抗药性发展动态监测被引量:1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年第11期36-37,共2页王海鸿 王树礼 李放 
关键词:早熟棉区 棉铃虫 抗药性 发展动态 
中棉所30在北方特早熟棉区的表现
《中国棉花》2000年第11期38-38,共1页吕阳春 董义 马传贺 于敏 刘景泉 
关键词:抗虫棉 虫棉所30 北方特旱热棉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