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规划

作品数:131被引量:9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德春王碧辉董光器李东泉黄晓春更多>>
相关机构:邯郸学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北京规划建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联专家穆欣对北京城市规划的技术援助及影响(上)
《北京规划建设》2025年第1期163-165,共3页李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7802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9ZDA014)。
经过1949-1951年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和调整,中国自1952年起开始筹备第一个五年计划及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由此,北京的城市规划进入到第二批苏联专家技术援助的一个新阶段。与1949年来华的首批苏联市政专家团有所不同,第二批支援城市规划...
关键词:技术援助 1954年 1953年 穆欣 苏联专家 1952年 
苏联专家巴兰尼克夫对北京城市规划的建议及影响
《北京规划建设》2024年第4期159-163,共5页李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7802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9ZDA014)。
在1949年援华的首批苏联市政专家团中,对北京城市规划问题提出建议的是建筑专家М·Г·巴兰尼克夫(Михаил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Баранников)。援京期间,巴兰尼克夫首先参加了对北京城的实地调研,然后与北京市建设...
关键词:北京城市规划 对口联系 专家团 巴兰 实地调研 北京市 
首批苏联市政专家团对北京的技术援助
《北京规划建设》2024年第3期166-170,共5页李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7802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19ZDA014)。
1949年是北京城市规划从近代向现代转型的分水岭,其重大影响事件包括首都规划机构(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等)的成立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等,但就城市规划理论思想而言,更为深刻的影响则是首批苏联市政专家团的技术援助活动,它不仅带来了...
关键词:北京城市规划 都市计划 城市规划理论 专家团 技术援助 市政 首都规划 规划技术方法 
中国城市规划史填补空白之重大成果--评《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
《北京规划建设》2023年第2期214-215,共2页柯焕章 
今年是北京建都870周年,第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53年《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诞生7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李浩教授的新作《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图1)正式出版了。这本专著首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援华...
关键词:北京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史 规划专家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草案 填补空白 城市规划建设 时间节点 
新中国首都规划事业奠基史的一部最新的力作--评《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
《北京规划建设》2023年第2期216-217,共2页赵知敬 
自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以来,北京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已走过七十三年的历程。北京的城市人口从一百多万增长到两千多万,城市面貌和城市功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迈向新征程的今天,回顾首...
关键词:北京城市规划 北平和平解放 城市建设与发展 历史性巨变 城市面貌 首都规划 历史进程 首都北京 
中关村:北京产业园区存量工业用地使用效率提升研究
《北京规划建设》2023年第2期84-87,共4页谭慧娇 万强 
绪论研究背景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时提出,北京城市规划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问题。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新总规)获批复,第一次提出了科技创新中...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城市规划 全球影响力 产业园区 增量发展 效率提升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存量工业用地 
卢伟民:斯人已逝 先生千古
《北京规划建设》2022年第5期217-217,共1页本刊编辑部 
惊悉卢伟民先生不幸辞世,令人心恸!卢伟民先生是美国华裔著名的有影响力的城市规划专家。长期以来,他高度关注并指导中国尤其是北京的城市发展和规划工作,在北京中央商务区和奥运场馆等诸多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和规划工作的方法创新等方面...
关键词:北京城市规划 奥运场馆 业务学习 美国华裔 意见建议 北京中央商务区 人才培养 规划院 
1949年来北京城市规划发展对昌平区城乡格局的影响
《北京规划建设》2021年第6期91-96,共6页赵之枫 孙华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578009)资助。
1949年至今,我国城乡格局发生了制度性变革。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其他城市的发展具有示范意义。由1958年北京总规提出"分散集团式布局形式"开始,北京城市建设的重点一度从城区向郊区转移,削弱了中心...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心 集团式 制度性变革 北京城市规划 北京城市建设 布局形式 生态涵养 城乡结合 
新中国70年来北京城市规划对通州区城乡格局演变的影响
《北京规划建设》2020年第5期128-132,共5页赵之枫 穆蓬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578009)。
引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将城市作为发展工业的起点,并建立了户籍制度,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城乡关系一直都是国家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城乡格局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职能的一种体现,一种制度的安排^1,受政治、经济、...
关键词:北京城市规划 城乡二元结构 新中国成立初期 政府职能 格局演变 通州区 户籍制度 环境的影响 
亲历北京城市规划70年——张敬淦先生访谈录(下)被引量:1
《北京规划建设》2019年第4期160-165,共6页李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1108427,51378476、51478439)
回望新中国城市规划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思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在本质。苏联上下水道专家雷勃尼珂夫李浩(以下以'访问者'代称):苏联专家雷勃尼珂夫的年龄有多大?可否请您讲一讲他的有关情况?张敬淦:当时他有四、五十岁,我只有二十七岁。...
关键词:张敬淦 北京城市规划 梁陈方案 城市规划工作 给排水规划 北京市 城市规划管理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