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驮式肝移植术

作品数:35被引量:8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彭民浩杨定华卢榜裕陶国才成柯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护理实践与研究》《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山东医药》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儿童亲体肝移植术后淋巴增殖性疾病一例被引量:2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8年第1期77-78,共2页白静 李甜 庄海舟 段美丽 
患儿,女,1岁,因"活体肝移植术后5个月,发热伴腹泻3 d"入院. 患儿5 个月前( 2016 年4 月15日)因胆道闭锁Ⅱ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于我院行亲体背驮式肝移植术,供者为患儿母亲,供肝为左外叶,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规律抗排...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 淋巴增殖性疾病 亲体 背驮式肝移植术 儿童 肝功能失代偿 他克莫司 胆汁淤积性 
肝静脉分型对背驮式肝移植术后静脉流出道梗阻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6年第7期437-440,共4页乔兵兵 范林 叶啟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CFA018)
目的探讨肝静脉分型对背驮式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HV00)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7年8月于本中心按肝静脉分型施行原位肝移植术的24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HV00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结果248例肝移植患者中,...
关键词:肝静脉 分型 流出道梗阻 肝移植 
心肌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在背驮式肝移植术麻醉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23期95-97,共3页江朝秀 倪玉霞 彭劲松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07074);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05044)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酶在背驮式肝移植术麻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1月-2013年1月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切皮时、阻断门静脉30 min、开放门静脉30 min、术毕、术后24 h...
关键词:背驮式肝移植 心肌肌钙蛋白I 心肌酶 心肌损伤 
Swan-Ganz漂浮导管用于背驮式肝移植术不同时段的容量管理被引量:4
《实用医药杂志》2015年第1期23-25,共3页郑永顺 刘晓峰 王尔敦 王青君 庞伟斌 闫清 
目的通过应用漂浮导管监测背驮式肝移植患者的心、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背驮式肝移植患者不同时段的容量管理。方法选择117例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术中适量控制输液及血液制品;Ⅱ组:大容量输注晶、胶体及血液制品。两...
关键词:Swan-Ganz漂浮导管 背驮式肝移植术 容量管理 
论经典背驮式肝移植技术被引量:7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年第1期1-3,共3页叶啟发 赵杰 明英姿 成柯 彭贵主 张毅 孙培龙 鲁力 李育玮 
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2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6107002;117019;114075);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201161038344-01)
经典背驮式肝移植术(PB-OLT)是一项成熟的原位肝脏移植技术.与经典原位肝移植术(ST-OLT)相比,背驮式肝移植术避免了术中对肝后下腔静脉的阻断,无需术中临时性门腔静脉分流(portocaval shunting)及体外转流术.该法节省了手术时间,...
关键词:背驮式肝移植术 肝静脉 解剖 
背驮式肝移植术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液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77-79,共3页李俊明 邵建林 
目的观察分析背驮式肝移植术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 20例门脉高压症终末期患者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背驮式肝移植术.并记录手术开始后30 min、无肝期5 min、无肝期30 min及新肝期3 min、新肝期10 min、新肝期30 min的中...
关键词:肝移植 门脉高压 血液动力学 
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1例被引量:2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第9期145-146,共2页宋阳 王文珍 汤丽 
自1963年Starzl完成第一例人体原位肝移植术以来,肝脏移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大批终末期肝病患者由此获得新生,肝移植受体一年存活率达到85%~90%,五年存活率达到70,肝移植手术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质量。我科于2004...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原位肝移植术 肝病患者 终末期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肝硬化失代偿期 背驮式肝移植术 上消化道出血 
乌司他丁对背驮式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9年第11期940-941,共2页贺强 李立新 陈大志 金中奎 韩东冬 吴天鸣 郎韧 
原位肝移植手术中的急性肾损伤与多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背驮式肝移植术,由于无肝期完全阻断下腔静脉,对肾功能影响尤为明显,我们通过术中应用乌司他丁(Ulinastatin),探讨其对背驮式肝移植术引起的急件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背驮式肝移植术 早期肾功能 保护作用 乌司他丁 肝移植术后 急性肾损伤 原位肝移植 下腔静脉 
背驮式肝移植术中再灌注综合征的预防策略
《广西医学》2009年第12期1759-1762,共4页梁宁 黄中华 秦丹丹 张庆敏 张学刚 
广西科学基金(桂科回0731010)
目的观察综合处理及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策略对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供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预防术中再灌注综合征(PRS)的发生,提高肝移植术患者的安全性。方法21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均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行改良背驮式肝移...
关键词:背驮式肝移植术 血流动力学 再灌注综合征 预防 
肝移植术后并发结肠癌一例被引量:2
《中华外科杂志》2008年第11期878-878,共1页李风 周光文 申川 陈皓 张正筠 王琳 苏畅 蒋水明 茅安炜 彭承宏 李宏为 
患者 男性,43岁,血型O型。因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伴亚急性肝功能衰竭于2005年11月在我院行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术后5d患者肝功能正常。术后免疫抑制方案采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和激素三联治疗。术后第1个月血FK506浓...
关键词:背驮式肝移植术 术后并发 结肠癌 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FK506浓度 免疫抑制方案 霉酚酸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