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堤

作品数:169被引量:907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夏江宝孙景宽刘京涛王宏赵艳云更多>>
相关机构:滨州学院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湿地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项目研究进展
《华北地质》2024年第1期65-65,共1页文明征 
2024年初,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作为联合体牵头人,中标“2023年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并承担保护区地质演化与贝壳堤蚀退过程调查与监测任务。该项目旨在重构障壁岛-潟湖湿...
关键词:草原生态保护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调查 地质演化 贝壳堤 障壁岛 调查与监测 湿地 
渤海湾贝壳堤湿地蒙古蒿化感效应研究
《智慧农业导刊》2022年第17期30-36,共7页王浩宇 王庆善 赵艳云 王淑敏 
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010424039)。
渤海湾贝壳堤岛具有海侵频繁、淡水稀缺、含盐量高等生境特点,严重制约了该地区植物的生长和分布。研究发现,贝壳堤岛地区蒙古蒿(Artemisiamongolica)的覆盖面积大,而其他植物如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杠柳(Periploca sepium)等...
关键词:化感作用 蒙古蒿 Chenier优势种 种子萌发率 渤海湾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滨海湿地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被引量:2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4期530-537,共8页赵凤娟 赵自国 夏江宝 高春明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C0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0761).
为研究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滨海湿地沉积物微生物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群落结构特征,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检测该区域不同样线沉积物的细...
关键词:PCR-DGGE 细菌群落结构 沉积物 滨海湿地 黄河三角洲 
山东省滨州市鸟类新记录——黑脸琵鹭
《山东林业科技》2021年第6期77-77,共1页周志浩 雷威 
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EPR202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6187)。
2021年7月20日17时42分,在山东省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沙子岛以西滨海湿地(117°56'39 "E,38°13'19 "N)进行鸟类调查监测时发现1只体型较大、体羽白色、嘴黑色长而呈琵琶状、腿黑色的鸟类(图1)。通过现场观察以及查看...
关键词:黑脸琵鹭 贝壳堤岛 鸟类调查 山东省滨州 现场观察 鸟类新记录 滨海湿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东省鸟类新记录——欧金鸻
《四川动物》2021年第6期710-710,共1页周志浩 雷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6187);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EPR2021002)。
2018年10月10日15∶00,在山东省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汪子岛以东滨海湿地(117°56′30″E,38°13′41″N)观测到1只欧金鸻Pluvialis apricaria并拍摄照片(图1)。该鸟体型粗壮,脚灰色较短,嘴黑色较短,翼下和腋羽均为白色,...
关键词:山东省滨州 贝壳堤岛 滨海湿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湿地优势灌木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9
《生态学报》2021年第10期3805-3815,共11页刘京涛 李安琦 孙景宽 宋爱云 夏江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26,4187108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50590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0MD007)。
为探讨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湿地不同水盐条件下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动态及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元素,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柽柳、杠柳、酸枣3种优势灌木为研究对象,于2017—2018年的生长季(5—10月)每月定期采...
关键词:养分限制 生态化学计量学 生长季动态 水盐胁迫 海岸带湿地 
盐田制卤区养殖活动对保护区生态影响分析——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1
《环境保护科学》2020年第6期110-116,共7页冯银银 朱明明 汪健平 陈丙见 魏振华 张孝民 李凡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7YY24);烟台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ZH069);山东省2015年度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2019年度开放课题资助。
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历史遗留的盐田制卤区养殖活动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等资料,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从生态影响的角度探讨此类项目对保护区的影响。结果表明,项目建设造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
关键词:盐田制卤区 历史遗留 贝壳堤岛 滨海湿地 自然保护区 生态影响 
渤海湾贝壳堤湿地芦苇种群与蒙古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系被引量:13
《湿地科学》2017年第2期187-193,共7页赵艳云 刘京涛 陆兆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097);滨州学院博士启动项目(2015Y12)资助
采用扩散系数、丛生指数、聚块指数和聚集强度,研究了渤海湾贝壳堤湿地两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蒙古蒿(Artemisia mongolica)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关联系数和χ~2检验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联接强度,利用Och...
关键词:芦苇 蒙古蒿 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种间关系 贝壳堤 渤海湾 
海洋保护区生态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初步研究——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8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年第10期59-65,共7页廖国祥 刘梦琪 刘长安 熊德琪 许道艳 丛丕福 
国家海洋局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303);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6099)
从保护对象及其生境的保护与管理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概率和损失度的海洋保护区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价方法。以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历史数据、遥感资料分析,筛选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污染、围填海、海冰、溢油等6种风...
关键词:海洋保护区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滨州 贝壳堤岛 滨海湿地 GIS技术 
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成效显著
《齐鲁渔业》2010年第8期61-61,共1页高令敏 
自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为使该地区特殊的滨海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充分发挥海洋自然遗迹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保护区监管机构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区内生态资源的恢复。
关键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滨海湿地 贝壳堤 生态恢复 滨州 生物多样性 有效保护 自然遗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