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

作品数:1087被引量:58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明松邹广天董豫赣刘珊胡惠琴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苏州博物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建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感悟华盛顿越战纪念碑被引量:2
《建筑》2018年第18期47-48,共2页曾昭奋 
1978年12月23日,在离开中国大陆43年之后重访大陆的国际知名建筑师贝聿铭,在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一个教室里演讲,介绍他设计的一些作品,包括当年刚刚落成的华盛顿国立美术馆东馆。
关键词:华盛顿 纪念碑 中国大陆 清华大学 贝聿铭 建筑师 建筑系 美术馆 
建筑学回归生活的现象学思考被引量:2
《建筑》2016年第10期48-49,共2页陈晓唐 
在今天的读图时代,建筑学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让建筑学不停留在表面浮华,建筑师需要回归生活。现象学家们近百年的"转向事物本身"之旅及对日常生活世界的探索、哲思,都将给建筑师们以启示。在这个读图时代,不少建筑师为了轻松起见,...
关键词:贝聿铭 日常生活世界 哲思 现象学运动 梅洛-庞蒂 千高原 赫尔佐格 生存体验 斯蒂文 德勒兹 
和国外建筑师合作的体会
《建筑》2014年第20期101-101,共1页薛明 
与我们合作的国外建筑师很多,我从中学到最多、感受最深的还是跟贝聿铭先生合作,中国银行在他的作品里不是最响亮的,也有人对他有其它的评论,更重要我们在合作过程中更多地学习.我有几点感受,第一,对环境的尊重,当时我记得贝先生到北京...
关键词:建筑师 合作 国外 中国银行 贝聿铭 设计 感受 限高 
唯美桃源——日本美秀美术馆
《建筑》2011年第2期77-78,共2页李京宏 
第一次“接触”贝聿铭先生的美秀美术馆(MIHO MUSEUM)是在一档电视节目的纪录片中,看后倍感兴趣,加上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建筑,就一直有个想法——要把贝先生这部优秀的作品介绍给大家。美秀美术馆位于京都滋贺县,极目远望,美术馆...
关键词:美术馆 日本 电视节目 作品介绍  贝聿铭 纪录片 滋贺县 
贝聿铭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
《建筑》2010年第4期9-9,共1页
2月10日,已经93岁高龄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获得201O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这是贝聿铭继1983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后又一次获得国际建筑大奖。
关键词:建筑师 贝聿铭 协会 英国  美籍华人 
穿过卢浮宫的“时空”——走近建筑大师贝聿铭被引量:2
《建筑》2009年第1期71-76,共6页张娟 
我与贝聿铭之间的对话主要是在我们共同制作电影专案的五年间,那期间,他成了我的挚友。贝聿铭的建筑独特地反映了欧亚两大传统交融产生的新美学标准——永恒的石材和玻璃。这么说,我们可能已经闯入了对他的建筑作品妄加阐释的危险地...
关键词:建筑大师 贝聿铭 卢浮宫 时空 美学标准 建筑作品 石材 
传统建筑的现代表达——品评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被引量:11
《建筑》2007年第11S期76-77,共2页杨乔娴 
贝聿铭于1917年生于中国广东,家庭富裕,而且具有很好的教育和文化背景。贝的童年时代是在上海和苏州度过的。苏州最有名的园林之一“狮子林”曾是贝家的私家园林,其中留下了贝聿铭童年时玩闹、嬉戏的身影。“狮子林”以及苏州的其他...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 贝聿铭 苏州 博物馆 中国传统文化 上海外滩 品评 私家园林 
聚焦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贝聿铭设计思想透析
《建筑》2006年第07S期78-79,共2页芦伟 巩玉发 年彬 
建筑设计思维创作是思维活动、规则约束和个性表达三大方面互相协调的过程。其中思维活动作为一条主线贯穿设计的始终,它对建筑的最终风格和效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思维活动就是构思的过程,涉及到建筑师潜在的、深层次的个人素质和性...
关键词:设计思想 中国银行大厦 贝聿铭 思维活动 透析 香港 聚焦 建筑创作 个性特征 建筑师 
贝聿铭历险卢浮宫
《建筑》2005年第9期88-89,共2页盖湘涛 
关键词:卢浮宫 贝聿铭 塞纳河 市中心 古建筑 巴黎 宫殿 
贝聿铭和他的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被引量:4
《建筑》2003年第8期62-65,共4页任允平 
关键词:德国 历史博物馆 贝聿铭 建筑风格 建筑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