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粘度测定

作品数:22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步燕芳杨景文乐忠庆薛以乐施永德更多>>
相关机构:镇江医学院深圳西德赛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诊断与治疗》《黔南民族医专学报》《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医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血液粘度测定的质量控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年第29期302-302,共1页李琰男 秦惠萍 
粘度是血液的重要力学性质,是衡量血液流变性的指标,也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血液粘度研究的新进展,根据我科室普利生血流变仪的操作程序和经验,对血液粘度测定规范化和质量控制进行规范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血液粘度 质量控制 测定 
浅谈血液粘度测定规范化和质量控制被引量:1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第15期376-377,共2页刘晓光 
目的对血液粘度测定质量控制进行探讨.方法使用血流变快测仪和全血粘度质控液,选择不同条件进行测定,结果温度对血液粘度测定影响较大;粘度仪的选择、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标本处理问题等均对血液粘度测定有影响.结论进行血液粘度的测定...
关键词:血液粘度 质量控制 温度 
血液流变学检测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2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第2期79-81,共3页崔丽 王佳秋 任丽萍 
文章首先阐述了血液流变学的应用与发展,以及开展此项检查的应用经验,并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归纳出影响全血粘度的诸多因素,探讨了有关测定血液粘度时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临床检测 血液粘度测定 
血液粘度测定实施质量控制的体会
《中国社区医学》2005年第4期28-29,共2页薛金花 
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主要指标。临床应用也在深入发展。由于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而目前又无统一的质控物和方法进行考评,所以血液粘度测定值常见误差。现将我们对血液粘度测定质量控制的做法、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检测 质量控制 粘度测定 血液粘度 临床应用 检测结果 质控物 测定值 
低剪切率1S^(-1)血液粘度测定对短暂性脑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年第4期323-323,共1页薛静 王少华 
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的血流变学特性 ,探讨低剪切率 1S 1血液粘度测定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 49例和正常对照组 45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分析。包括高、中、低切全血粘度 (180S 1、30S 1、3S 1、1S 1)、血浆...
关键词:血液粘度 低剪切率 短暂性脑缺血 
血液粘度测定质量控制的探讨被引量:2
《中国微循环》2001年第4期309-310,共2页张银汉 陈婧 邓明凤 王爱莹 
目的对血液粘度测定质量控制进行探讨。方法使用FASCO -3000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和全血粘度质控液 ,选择不同条件进行测定。结果温度对血液粘度测定影响较大 ;粘度仪的选择、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标本处理问题等均对血液粘度测定有影响...
关键词:血液粘度 质量控制 温度 测定 
血液粘度测定的K值应用
《农垦医学》2001年第1期28-29,共2页白利明 李晓玉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血液粘度 测定 K值 
血液粘度测定质量控制物实验比较被引量:12
《临床检验杂志》2000年第2期95-96,共2页朱华 汪子伟 
建立血液粘度测定的质控方法 ,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用聚二乙醇 6 0 0 0制备高值和低值质控物 ,浓度分别为15 0g/L与 75g/L。质控物随每批标本测定 ,并将结果点入质控图 ,定期评价质控情况。在切变率 2 0 0s 1、 30s 1、 5s 1、 1s ...
关键词:血液粘度 质量控制 血液流变学 
血液粘度测定结果可靠性方法探讨被引量:2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9年第3期159-159,165,共2页杨燕 
保证实验室数据的可靠性,仪器的测定方式和设计原理是重要的基 础,可采用卡松屈服应力来衡量仪器数据的可靠性。
关键词:测定方式 卡松屈服应力 血液粘度 
老年人动脉硬化血液粘度测定及临床应用
《现代康复》1999年第4期473-473,共1页梅慧丽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在研究生物机体以及人体的许多重要生命活动现象和过程有关的生物流变学中分化出一支专门研究血液流动性、粘滞性、变形性及凝固性的科学,称为血液流变学。应用这一科学理论和技术来开展对祖国医学“活血...
关键词:老年人 动脉硬化 血液粘度 回心血量 运动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