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层辐合线

作品数:43被引量:53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丁青兰王令卢焕珍陈永林杨引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天津市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气象科学》《科技风》《海洋气象学报》《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套地区边界层辐合线形成及其对流触发作用
《气象》2025年第1期85-96,共12页孙永刚 孟雪峰 计燕霞 崔曲馨 刘珂 云静波 姜雨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030604);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技术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2022YFSH0009);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2021CG0047)共同资助。
利用加密小球探空、野外地面加密观测站、ERA5再分析资料、临河新一代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22年7—8月内蒙古黄河河套地区由河套灌区与库布奇沙漠地表差异形成的边界层辐合线(BLCL)及其在对流触发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河套B...
关键词:河套地区 边界层辐合线 地表差异 复杂地形 对流触发 暴雨 
基于R2CNN的天气雷达边界层辐合线识别算法被引量:1
《应用气象学报》2024年第6期654-666,共13页郑玉 徐芬 王亚强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气象联合基金项目(U214220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1Z003,2023Z017);中国气象局重点创新团队(CMA2022ZD07)。
边界层辐合线是触发对流的中尺度天气系统之一,边界层辐合线的精细化识别对于揭示其形成、演变及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机制至关重要。目前自动识别技术在适应边界层辐合线多样性(如尺度、强度和形状)方面存在局限。旋转区域卷积神经网络(R...
关键词:边界层辐合线 低空飞行安全 阵风锋 R2CNN 旋转框目标检测 
2106号台风“烟花”的路径及降水特点分析被引量:4
《海洋预报》2023年第3期75-84,共10页项素清 韩兴 方鹤鸣 姜涵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XFZ2021Z033);金华市科技局项目(2021-4-370)。
2106号台风“烟花”(In-Fa)在浙江省两次登陆,影响时间从7月22日一直持续到28日,受其影响,浙江过程累积面雨量及单站雨量均破登陆浙江台风历史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台风时段副热带高压位置比常年同期异常偏北,导致引导气流很弱,是造成台...
关键词:台风暴雨 非对称结构 西南急流 边界层辐合线 地形增水 
2020 年“8.11”四川芦山极端强降水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3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年第2期9-18,共10页孙俊 吴洪 杨雪 毛单 文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5085);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发展基金项目(SCQXKJYJXZD202102)。
利用地面观测降水、FY2G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数据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8月11日雅安芦山极端强降水的动力、热力、水汽输送等异常特征进行分析,探究了此次极端强降水的成因,并构建了强降水概念模型。结果表明:此次极端强降...
关键词:极端降水 边界层辐合线 深厚湿对流 强不稳定 芦山 
武陵山区一次暖区强降水触发和维持机制分析被引量:4
《热带气象学报》2022年第5期754-766,共11页罗娟 邓承之 高松 刘超 庞玥 夏蘩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cstc2019jscx-tjsbX0007);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项目(CMAYBY2020-105);重庆市气象部门业务技术攻关项目(YWJSGG-202118)共同资助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ERA50.25°×0.25°再分析资料及WRF数值模拟资料,对2018年5月19—20日发生在重庆武陵山区一次暖区暴雨过程中尺度环境条件及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演变、触发和维持机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
关键词:暖区暴雨 边界层辐合线 列车效应 冷池 地形性涡旋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河北局地强降水触发与维持机制分析被引量:9
《气象》2022年第6期677-690,共14页杨晓亮 王秀明 杨敏 朱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7606);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1J029);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375404D)共同资助。
2018年8月5日晚上,河北中部局地强降水引发山洪并造成2人死亡。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VDRAS资料、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分析了强降水发生的环流背景及触发与维持机制。结果表明:强降...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触发 边界层辐合线 
边界层辐合线触发深厚湿对流研究进展被引量:11
《气象学报》2022年第2期177-189,共13页苏爱芳 郑永光 张宁 王迪 俞小鼎 
资助课题:河南省2020年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科技专项(201400210800);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3104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5017);河南省强对流预报创新团队项目。
边界层辐合线(BLCL)是指存在于边界层内的线状气流汇合带,被认为是深厚湿对流的主要触发系统,有多种类型,其触发对流作用非常复杂。文中就BLCL(不包括冷锋)触发对流事件的统计研究、其导致的局地温湿扰动对触发对流的影响、BLCL对流触...
关键词:边界层辐合线 地表差异 气候统计 对流触发机制 
盛夏两次冷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气象灾害防御》2021年第2期16-20,共5页王奎云 丑士连 田雨润 
利用地面、高空、雷达、自动站资料和NCEP产品对2019年7月2日和2019年8月28日,出现在白山市的强对流天气的背景和演变进行分析总结。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都是受东北冷涡影响,属于典型的高空冷平流强迫型;高空冷平流起着主...
关键词:冷涡 强对流天气 雷达回波 温度差动平流 边界层辐合线 数值模式 
2020年“1·24”广西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10
《气象研究与应用》2021年第1期107-112,共6页覃皓 农孟松 赖珍权 翟丽萍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BA281178);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9-084)。
2020年1月24-25日,广西出现近20年来范围最大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卫星以及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1)500hPa宽槽、高空急流、低层切变、地面冷锋以及辐合线相配合提供有利环流背...
关键词:冰雹 不稳定层结 垂直风切变 边界层辐合线 雷达回波特征 
2019年“6.11”广西雷暴大风天气成因分析被引量:10
《气象研究与应用》2020年第2期75-79,共5页黄嘉浩 汤中明 欧坚莲 
梧州市强对流天气的短期潜势预报指标研究(梧气科201600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探空数据、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对2019年6月11日梧州市出现的一次罕见雷暴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暴大风是在南支小槽东移与切变线相遇时发生的。大气层结不稳定、高温高湿、低层辐合、垂直风切变...
关键词:雷暴大风 多普勒雷达 边界层辐合线 探空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