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TROSEIZE

作品数:3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姜涛李春峰苏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同济大学不来梅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海洋地质》《地球科学进展》《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IODP348航次——NanTroSEIZE计划板块边界的钻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年第2期8-8,共1页
IODP348航次是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2003—2013)最后一个航次。2013年10月,科学大洋钻探进入新阶段: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IODP,2013—2023)。
关键词:综合大洋钻探计划 板块边界 航次 PROGRAM IODP 
日本南海海槽俯冲增生楔前缘的构造变形特征被引量:6
《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第2期203-211,共9页李春峰 苏新 姜涛 Ujiie K Fabbri O Yamaguchi A Chester F M Kimura 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日本南海海槽俯冲增生楔前缘的构造变形分析--兼与马尼拉俯冲带的对比”(编号:4087602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子课题“南海新生代大陆边缘的构造演化模式”(编号:2007CB41170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点课题“大洋钻探站位调查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08AA093001)资助
对增生楔不同压力—温度条件下的构造变形、流体活动、沉积特征、岩石物性和化学组成等多方面的直接观测,可以帮助分析俯冲带地震的蕴育和发生的环境与机理。通过参加IODP的日本南海海槽发震带研究项目(NanTroSEIZE)第一阶段316航次所...
关键词:日本南海海槽 增生楔 NANTROSEIZE IODP 构造变形 岩芯 
主动大陆边缘的海底块体运动——发震带钻探计划(NanTroSEIZE)第一航次期间在南海(Nankai)海槽所取岩心样之初步结果
《海洋地质》2009年第1期55-55,共1页Michael Strasser Achim J. Kopf 杨丽娟(译) 闫章存(校对) 
2007年底到2008年初,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南海海槽发震带试验”(NanTrosEIZE)的第一阶段是沿南海海槽的汇聚边缘开始钻井、取芯。NanTroSEIZE项目是一个多阶段的IODP钻探计划,重点是通过直接取样、原位测试以及长期监测,了...
关键词:综合大洋钻探计划 主动大陆边缘 南海海槽 块体运动 航次 发震 海底 取岩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