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养殖系统

作品数:72被引量:22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长发何洁吴垠王爱民何琳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水产学院通威(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渔业现代化》《水产科学》《海洋与渔业》更多>>
相关基金:欧盟第五框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雌大西洋鲑工厂化降海鲑培育技术
《河北渔业》2024年第9期32-34,共3页韩厚伟 陈娟 纪凯 王且鲁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科技示范工程)“深远海设施渔业科技示范工程”(2021SFGC0701)“游弋式大型智慧工船深远海养殖示范工程”课题。
为探究全雌大西洋鲑(Salmo salar)银化技术,利用陆基循环养殖系统开展银化培育试验。历经3个月,共计银化培育约6.5万尾幼鲑,银化培育率达95%以上,降海前存活率达97.4%,降海后30 d内死亡率为0.7%。形成了操作简单、成活率和银化比例更高...
关键词:大西洋鲑(Salmo salar) 银化 循环养殖系统 
海水自动化循环养殖系统在养殖鱼类生产中的应用
《农村科学实验》2023年第17期172-174,共3页周海龙 
海洋资源是人类的重要粮仓和能源之源,其中海水中的养殖鱼类一直是海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传统的养殖方式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海水自动化循环养殖系统则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了当前海洋...
关键词:海水自动化循环 养殖系统 养殖鱼类生产 
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曝气流量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水产学报》2020年第7期1075-1085,共11页程香菊 肖耿锋 谢骏 舒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9106);广东省促进经济发展专项(SDYY-2018-07)。
曝气流量是曝气推流循环养殖系统的重要控制性因素,为综合研究不同曝气流量对鱼类生长和鱼肉品质的影响,参照野外养殖基地,利用自行设计的室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型,在0、30和50 L/min三组曝气条件下,以尼罗罗非鱼[初始体质量为(23.61±3.50...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 曝气流量 循环养殖系统 生长 品质 
循环水系统养殖杂交石斑鱼的运行效果被引量:8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118-125,共8页赵骏凯 张健东 陈刚 汤保贵 王忠良 黄建盛 
广东省科技厅专项(2016B020201009);省海洋创新区域示范专项(GD2012-A02-003);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13B090700010);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13CXZDA019);教育厅教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524000070;002024008);创新强校研究生基地项目(GDOU521004002;GDOU521006010001);阳江科技局项目(2016024)
【目的】研究养鱼池、微滤机、臭氧-蛋白质分离器、生化过滤器组成的循环水系统对杂交石斑鱼的养殖效果。【方法】利用低密度(200尾/池)珍珠龙趸养殖的自然微生物对循环水系统进行生物挂膜30 d,使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体质量(270.5±4....
关键词:循环养殖系统 生化过滤器 水处理效果 杂交石斑鱼 褐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玉米芯强化生物反应器对罗非鱼循环养殖废水脱氮效果研究被引量:6
《海洋渔业》2018年第2期217-226,共10页邵留 兰燕月 姬芬 张昊 严铭 张饮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2172);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ZR1444900);上海海洋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A10209)
研究了以玉米芯同时作为反硝化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人工强化生物反应器对罗非鱼(Oreochromis spp.)循环养殖废水的脱氮效果,并对新型反应器脱氮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人工强化挂膜方式可明显缩短装置的启动时间...
关键词:农业废弃物 碳源 同步硝化反硝化 生物膜载体 循环养殖系统 
“顶级”水产专家团观摩集装箱陆基推水养殖模式被引量:1
《海洋与渔业》2017年第12期38-40,共3页方琼玟 李易珊 
10个集装箱连成一排设置在塘头,箱中水流24小时不停运转,当中养满了红罗非鱼、生鱼、巴沙鱼等经济鱼类;集装箱与池塘形成一个半封闭水循环系统,养殖污水预先经过过滤分离,排放到池塘进行净化,然后将净化后的池塘水抽回集装箱体内...
关键词:集装箱 水产专家 养殖模式 陆基 循环养殖系统 水循环系统 循环再利用 池塘水 
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池塘循环养殖系统构建及其效果初探被引量:2
《科学养鱼》2017年第11期34-35,共2页庄保陆 管崇武 宋红桥 陈翔 顾川川 姜巨峰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计划课题"循环水对虾养殖水色调控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7YJS008)
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两者的混养更是江苏海水池塘的主要养殖模式之一,尤其在南通地区已经形成了大规模连片集中养殖的态势,主养区域集中在启东沿海、滨海园区沿海和如东县大豫镇周边沿海地区等。养殖区域的高度...
关键词:循环养殖系统 三疣梭子蟹 脊尾白虾 海水池塘 沿海地区 海水养殖 养殖模式 南通地区 
家庭阳台太阳能循环养殖系统可行性分析
《太阳能》2017年第10期45-47,71,共4页李洁 郑双金 吴泊良 唐荣梅 
根据目前太阳电池板的占用面积大而发电量小的情况,结合家庭养鱼使用的水泵功率小的特点,设计出一套太阳能可循环养鱼种植系统。该系统巧妙地将鱼缸设置在阳台或近阳台处,全程自动化控制,可实现鱼缸水循环增氧,阳台种植自动灌溉等功能;...
关键词:太阳能 家庭阳台 循环系统 养鱼 阳台种植 
工厂化水产养殖循环水系统控温技术的探讨被引量:8
《水产养殖》2017年第3期8-12,共5页姜衍礼 董信林 崔从明 杨同 
现代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基本特点就是以保护环境为基点的封闭内循环养殖系统。它的核心技术是水质处理技术和控温技术。该模式通过循环系统的各项技术处理,将食物残饵、生物体排泄物及养殖水体本身所携带的有害物质和病菌进行有效的处理...
关键词:工厂化水产养殖 控温技术 循环水系统 循环养殖系统 养殖水体 保护环境 水质处理 循环系统 
新型海水养殖增氧装置获专利
《农家致富》2016年第11期19-19,共1页
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倪琦等人发明的“用于海水养殖的混合杀菌增氧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发明可作为海水循环养殖系统的增氧环节,结构简单,体积紧凑,能在不影响系统运作的情况下排出泡沫。
关键词:增氧装置 海水养殖 专利授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循环养殖系统 渔业机械 系统运作 发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